双腿迈进。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顺利前行。”

    一句轻描淡写的“有些工作不等人”似乎在暗示什么,陆为民心中揣摩着,这家伙什么意思。是在暗示他是不得已,还是秉公办事?

    “邓书记,的确,每项工作都不等人,所以**教导我们要学会弹钢琴。”陆为民含笑道:“我离开宋州一年,宋州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05年一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宋州的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宋州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在琢磨在研究,眼下的宋州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看上去我们的发展如繁花似锦,但是只有我们身处其中的人才明白,这里边隐藏的危机。”

    “哦?我看宋州数据非常耀眼嘛,去年如此,今年一二月份的情况也远超其他市州,摆在沿海地区去也不差啊。”邓绍荣也非庸人,要“雕琢”宋州,自然也要对宋州下一番心思研究,有些好奇的问道。

    “邓书记,您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陆为民摇摇头,“宋州从本质上来说,现在还是一座工业城市,虽然它的gdp总量已经是昌州的两倍,但是从其产业的健康程度来说,甚至还不及昌州,昌州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一、二、三产业比例符合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规律,但是宋州则有点儿问题,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大大超出了第三产业,如果这摆在前几年也许是没啥,但是当宋州的gdp已经在向2000亿迈进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很不正常了。”

    邓绍荣听得很耐心,仿佛陆为民提及的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陆为民也把对方视为很感情,自顾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说。

    “宋州是一个制造业城市,但是一个制造业城市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就要居于从属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会促进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还会促成一座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优化提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宋州市委市府也基本上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在坚持不懈的抓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三产业发展上,要将第三产业的发展列为头等大事,……”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极大的消化我们本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一些劳动力外流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时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宋州城市社会配套体系建设也是不可或缺,将有助于我们宋州从制造业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转变,……”

    陆为民花了十多分钟来阐述目前宋州产业发展的格局和构想,邓绍荣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