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已经过去一天,清军与汉军双方暂时止戈罢战,隔城墙对峙相望。

    此刻大红绣着“汉”字的旗帜在二月下旬的春风中猎猎作响,周围京营的兵丁手持兵刃,手持弓弩看向远处的骑兵。

    城门楼下方,贾珩举着单筒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女真帐篷,目光掠向女真结成的寨子。

    寨子修建的不高,中间有着不少的营帐。

    “真想兴兵一举攻破女真大队。”贾珩低声说道。

    但现在大规模的会战时机显然不太成熟。

    陈潇也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低声道:“女真最近的攻势又强横了许多,似乎女真打算分兵。”

    虽然皇太极有意遮掩了分兵一事,但还是通过一些隐蔽的消息探知到动静,而且贾珩手中还有单筒望远镜。

    到现在为止,清国高层还不知贾珩手中有望远镜这等军国利器,可以隔着几里观察着营寨中的女真精锐。

    “现在营寨上的旗帜应该只是虚挂着,皇太极可能已经不在营中。”贾珩忽而幽幽说道。

    陈潇柳眉挑了挑,清眸闪过一道亮光,说道:“他们要绕远路扑平安州,又唯恐我们发现。”

    贾珩看向面上现出思索之色的陈潇,轻声道:“我也不能在这儿耽搁太久,等今晚就出发前往平安州。”

    这几天皇太极的攻势也能看出一些不对来,愈是猛烈,愈是为了遮掩着什么。

    “咱们先回去。”贾珩面色顿了顿,低声说道。

    说着,与陈潇返回大同总兵衙门官署,步入厅堂之中。

    贾珩吩咐着锦衣府卫去将汝南侯卫麒、戚建辉、蔡权唤来,准备议事。

    不大一会儿,两位京营的高阶军校来到近前,汝南侯卫麒已经年过五旬,身量中等,颌下蓄着短须,身形魁梧,标准的武将。

    贾珩道:“今天晚上,我拣选一万骑军,前往平安州,大同镇还要托卫侯以及蔡将军统合兵马,等待时机。”

    京营出兵总共编练了近六万骑军,谢再义带走一万,庞师立带走六千,谢鲸带走三千与太原镇的兵马混编一万前去支援居庸关。

    因为分兵太原八千骑军,弹压当地的镇兵,两千骑卒与七千步卒前往平安州。

    故而此刻的大同城中也就有三万京营骑军,当然大同镇中步卒众多,而贾珩此刻再次带走一万,剩余两万京营骑军。

    相比蔡权早有所料,汝南侯卫麒面色倏变,惊疑不定问道:“大将军这时候去平安州?大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