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单凭额哲一部以及大同城中的京营骑军,其实很难动摇女真本部精锐。

    陈潇说着,清声道:“北平府城的人来了。”

    贾珩拿起望远镜举目眺望而去,只见高大巍峨的北平府城,武定门霍然大开,李瓒以及北平都司的大小官员,已经相迎出城。

    此刻,李瓒看向那骑在马上的蟒服少年,目中涌起激动之色。

    近得北平城前,贾珩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一旁的侍卫,看向那蟒服玉带的内阁次辅,面上带着故人重逢的笑意。

    如此谦恭,自然是防备为人指摘持军功而跋扈。

    其实,当初他能以弱冠之身领军京营,除了平乱、练兵之功,还离不开李瓒这位内阁阁臣、兵部尚书的极力举荐。

    “子钰。”李瓒目光激动地看向那蟒服少年,声音也有着熟稔。

    “阁老。”贾珩也快行几步,朝着那黑须白面的官员行了一礼。

    如果要配一首应景BGM,此刻就要响起:“每一次见到你,都是大风起,每次看到你,总是惊雷起~”

    严格来说,他还真是狄仁杰本杰,从中原到江南,再到大同……

    贾珩压下心底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快行几步,温声道:“自京中一别,两月未见,阁老清减了许多。”

    此刻,李瓒身后的河北提督康鸿、山东提督陆琪以及北平都司诸将,都是目光复杂地看着那蟒服少年。

    开国百年以来,少年武勋能有比肩者,无出其右。

    可以说,一连串的战事已经证明了贾珩卓越的军事才华,柱国之臣,将帅之英,卫霍之姿……

    毫无疑问,未来十年,二十年,对虏战事将由这位永宁侯操持,不,或许回京以后就要封公了。

    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国公,不凭祖荫,这是何等的英雄豪杰。

    而曹变蛟则是定定看向那少年,目光一瞬不移,心头生出崇敬之意。

    在众将之侧站着的锦衣府指挥佥事仇良,紧紧盯着那蟒服少年,心头有些不是滋味。

    当年,自己从神京被发配到北平,背后肯定是这位永宁侯的手笔。

    李瓒与贾珩寒暄而罢,看向一旁的河北诸将,介绍道:“这是经略副使邹靖,河北提督康鸿,山东提督陆琪……”

    就这般一个个介绍而罢,众人也纷纷上来抱拳拱手行礼,贾珩一一与几人寒暄招呼着,浩浩荡荡进入身后的北平府城。

    府城上下的军卒都以崇敬的目光看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