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南安郡王更大的战果。

    如果是让子钰领十万大军前往西域,岂不是能收复西域?

    林如海道:“此战大耗钱粮,幸在长公主殿下在南方积极筹措粮秣,西北战事才得平安顺遂。”

    楚王点了点头道:“姑姑在南方操持内务府织造局,主持海贸等事务,为朝廷筹措钱粮,的确劳苦功高。”

    先前他去拜访过一次,但却吃了闭门羹,姑姑并不见他。

    楚王压下心头的怅然,又对林如海感慨说道:“听说海上那边儿也是捷报频传,最近倒是在鸡笼山与敌寇对峙,也不知海上那边儿情况如何?”

    他倒没有想到水溶竟这般能打,或许也有借重红夷大炮之力和江南水师。

    如果他能早一点儿南下就好了,跟着江南水师剿寇,或许也能捞一些功劳回来。

    林如海道:“海上一平静,今年海关也能多收一些税银了。”

    这段时间他接手海关总税务司,深深感觉这海贸可谓富国强兵之要术。

    两江总督衙门

    高仲平同样在与幕僚提及西北的这场大胜,邸报在幕僚上传阅开来,说道:“准噶尔这一败,应该无力夺回西北。”

    邝守正低声道:“东翁,卫国公在西北的兵事也差不多结束了。”

    “这场仗打了不少时候了,自崇平十六年开春,北边儿同样是狼烟不断。”通判吴贤成道。

    高仲平沉吟道:“再有一两个月,差不多战事就结束了,江南这边儿秋粮征收上,也得按新丈量来的田亩数来。”

    两位幕僚点了点头。

    此刻,不仅是两江总督府的一应官员,整个江南官场都在热烈议论西北战事,哈密一复,关西七卫在时隔百年以后,重回大汉之手,这等开疆拓土之功,卫国公真不愧是卫国公。

    真是常胜将军!

    在这一刻,可以说,通过南安的对比,以及贾珩的连战连胜,在整个大汉南北的朝野之中,基本确立了贾珩在兵事上核心地位,这是一种难得的共识。

    只是,朝廷又取得一场大胜,如果顺势推行新法,他们还如何抗拒?

    ……

    ……

    哈密城

    不知不觉,又是三天时间过去,官军与准噶尔部的兵马交手了就有十余天,双方才茫茫草原上厮杀缠斗了几天,斥候游骑交手,战况焦灼。

    官署之中,诸将济济一堂,气势昂扬,目光投向那坐在帅案之后的蟒服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