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皇权思想还是很浓,尤其是皇帝还在,虽然是位新皇帝,也实施了立宪,但却没有出现辛亥时期皇权崩塌,民心无措导致国家最终陷入军阀和混乱,所以他坚定这一战的心思,无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风向标。

    不过压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如此大的经济预算和第二批计划,将不可避免的对国内还显弱小的经济产生影响,所以当军方在二十天内就连续攻克伊尔库茨克,乌金斯克(乌兰乌德)和赤塔,对安加尔斯克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半包围圈时,所有官员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因为这预示着战争可以能不会如预期般拖上几年。

    但这个想法仅仅维持在下面的官员脑海里,对李默和陈平、恩富等人来说,目前还不是松口气的时候。

    俄军东线的十五万军队基本上还没有损失,在海参崴和双城子被包围后,他们连双城子都不要了,五万驻军已经全部缩到了海参崴要塞内,伯力和海兰泡的十万大军也仅仅是稍作接触后,便全部缩了回去,所以如何加速东线,让包围海参崴的两个海军陆战师和一个步兵师抽出手来北上,是最急迫的问题。

    西线虽然战事规模还不算大,但唐努乌梁海和新疆外的疆域广袤,地势更是复杂,所以坚守非常困难,而且随着安加尔斯克被包围的消息传出去后,俄军向哪里增兵,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增援中线是肯定的,所以还不能疏忽大意。

    而最关键的依然是兵力,目前中线虽然大捷,但赵龙已经提前动用了预备队,第五骑兵师北上后,第十五师也与昨天开拔进驻伊尔库茨克,增加西部包围圈的兵力厚度,同时两个预备役师也作为占领部队接手伊尔库茨克和赤塔,用以清剿残敌和稳定地方的工作,让主力部队能够腾出手来。

    在这种情况下,尽快的抽出兵力,防止东线俄军向中部靠拢,同时防止西线和其他增援部队抵达,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此情况下,包围海参崴的六万军队就扎眼了,如果能让他们腾出手来,沿着现成的铁路线横穿半个西伯利亚向东运动,那么无论是伯力的东线主力,还是中部的库罗帕特金,都只剩下等死一条路了!

    加速解决海参崴,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但一个规模不及五分之一的伊尔库茨克就打了三天,死伤三千多战士,更别提号称远东第一的坚固要塞海参崴了,而且由于俄国人之前向水道倾洒了数百枚水雷,暂时还没法清除的情况下,舰队的重炮又发挥不了作用,使得很多人都对需要付出多大代价心有余悸。

    但随着两艘运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