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企图通过开凿一条运河打通美国东西的海上联系,来和新华争夺太平洋上的海上霸权。

    虽然他深知美国有多强大,也知道这个国家一旦爆发起来是如何可怕,但他依然支持皇帝陛下的决定,就算心底还有顾虑,但他是一位帝国的外交官,必须时时刻刻无条件的站在皇帝和祖国的立场上,要不然岂不成了那位被哥伦比亚人民,以精神病为由赶出祖国的哥伦比亚驻美大使的同类!

    而这几天,或许是他当大使以来最难熬的时刻,国内的消息很清楚,不会主动和美国开战,但必须要遏制美国的发展势头,但问题是,季濡山横扫南美的访问之旅,的的确确已经让美国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士兵取消了放假,海军全体待命,西海岸更是乱作一团,此时此刻的美国就像是被人捅了一竹竿的马蜂窝。

    他不怀疑限制美国的策略,甚至还很愿意看到这么做,就因为美国的地理环境是所有欧美强国中最好的,大西洋上便捷的交通使得他们可以和欧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庞大的国土四周也没有任何陆地威胁,背靠南美这个巨大的出口市场,又拥有足以自给自足的资源优势,最后再加上活跃的经济,使得这个国家越来越强大。

    但问题是,稀少人口产生的强大资本势必要找到一个投资的方向,巨量的工业商品也急需市场对外扩张,这不是某个人就可以改变!

    所以美国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各国要“门户开放”

    欧洲已经太拥挤了,英德两国的火并味道隔着大西洋都能闻到,加上欧洲本来就都是工业国家居多,未来十年欧洲根本容不下那么多商品。

    非洲是个庞大的市场,但那里是欧洲的传统殖民地,美国要想插手必须会加剧大西洋动荡,说不准会爆发大西洋战争!

    原本亚洲是个好市场,但新华的崛起,导致了美国在东方的力量极具衰减,目前美国能控制的也只有日本,可日本动荡已久,经济糜烂见不到起色,也消化不起那么多的商品。

    虽然新华依旧是美国商品的主要销售地之一,但随着国内民族工业开始抬头,市场的份额在不断被挤压,尤其是日用品,在皇上神来之笔的胜利大***后,“用国货,强国防”的理念不知被谁提了出来,使得逐渐苏醒民智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就连最关键的重工业,美国目前对华出口也下降神速,虽然北方重工以军工为主,但江南重工辖下的四家造船厂和十几家机械厂、钢铁厂已经陆续投产,使得国内的船运公司纷纷把订单撤回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