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团爆炸从密林中升起,片刻后完成了投弹的美国机群就离开了,曾老三狠狠瞪了两眼后,将一枚105毫米炮弹塞进了炮膛。

    “轰隆隆......。”

    沉寂了十几分钟的炮兵们再一次怒吼起来,48门105毫米榴弹炮不断向几公里外的埃尔雷亚尔倾洒炮弹,但茂密的丛林却使得炮击效果并不很好。

    负责进攻的日本士兵虽然有炮弹支援,但茂密的丛林遮挡住了大部分目标,美军最近又强化了机枪数量,所以部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多牺牲。

    这一幕让蔡锷皱了皱眉。

    1904年从军,1906年加入海军陆战队,1912年成为上校师长,他走了条普通而踏实的路,也正是因为这个踏实的性子,才在开战前被授予这个艰巨的任务,带领陆战队三师来到陌生的哥伦比亚,在距离祖国的万里之遥的中南美指挥一支多国联军。

    和其它战区名义上叫盟军,其实要主要还是由新华当家主攻不同,目前在巴拿马战区的确实是多国部队,新华皇家海军陆战队三师,日本陆军第一师,朝鲜陆军第三师,和哥伦比亚第二军三个师。

    要将来自四个国家,战斗力层次不齐,装备也五花八门的八万军队串联组织起来本身就很困难,新华、日本和朝鲜还好说,本身都来自一个地区,装备也都是全华械装备,但哥伦比亚军就杂多了,很多士兵开战前甚至还拿着大刀弓箭,直到最近才完成枪支和射击训练。

    而且这里的道路和环境也实在是太差了,光是在哥伦比亚和巴拿马边界线上的30公里原始雨林区开出道路就耗费了足足一个月时间,一路走来至少有一千多士兵因为生病和意外非战斗减员死亡。

    要不容易走出了丛林后,就面临进入巴拿马后第一个关口,埃尔雷亚尔。

    埃尔雷亚尔位于巴拿马南部达连省中部,是由南部进入巴拿马的战略要道,开战前美军就在这里部署了约五千人,现在更是增加到2万,加上道路崎岖,雨林茂盛,是个难啃的骨头。

    光靠自己手上这点炮兵肯定不行,陆战队是轻装部队,没有装备重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再加上缺乏空中掩护,如果长时间部队不移动,就会成为美国飞行员的靶子。

    “山野少佐。”

    “嗨!”山野少佐还以为要接受批评呢,连忙低下了头。

    被蔡锷点名的是日本陆军第一师师长山野,他以前是日本大阪联队中队长,中日战争失败后曾短暂退役,直到新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