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庙堂用来打击地方诸侯的好手段。

    周昌长叹了一声,又问道:“大王,那这刘敬的事情?”

    “周相啊,刘敬所处置的人,都是有罪的,罪证,他很快就能交给您您放心吧,寡人并非是滥杀之人,刘敬更不是如此。不过,这次还是多谢您的提议!”

    周昌还是无奈的离开了。

    他觉得,自己还是得上书告老还乡,再待下去,自己这一生的清名可就要毁了啊。

    叔孙通一直都在皇宫门口等待着,看到陈平周昌他们先后离开,这才走进了皇宫。

    “大王!”

    叔孙通虽年迈,此刻看起来却是意气风发,自从刘长设立了一个文教府,由叔孙通来负责之后,叔孙通便彻底从庙堂的诸事里抽出了身,

    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在了教化之事上,他先后七次前往太学,号召太学的学子们以启蒙天下为自己的大志向,效仿圣贤,为天下事。

    书肆的事情也被他做的不错,各地纷纷建设书肆,大量的书籍被运往各地,又反复进行印刷,长安的书肆是最先建成的,建成的当天,就被学子们所淹没了,直到如今,门口还排着长队,学子们大喜,刘长的名声迎来了逆转。

    对于这位将书籍赐予天下的君王,士子们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昏君直接变成了贤王,各地都在歌颂着他的功德。

    刘长倒是觉得挺有趣,自己当初做了那么多事,击败外敌,改进了那么多的机器,让天下人吃上饭可名声是越来越差,这次只是赐书,却获得了这样的好名声。

    原先隐居在各地的大贤们纷纷出山,有的请求去河西,有的请求跟着叔孙通来启蒙天下。

    “叔孙公,来,坐!”

    叔孙通坐在刘长的面前,笑呵呵的说道:“大王,启蒙之事,果真是大有可为。”

    “如今有十七县设立县学,各诸侯国的国学也是增加了规模”

    他是来汇报成果的。

    “如今所修建的书肆,被围的水泄不通天下人都在夸赞您的功德!”

    刘长笑了起来,“这是利在干秋的大事!”叔孙通也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大王说的对只是,各地的县学都需要师,他们的俸禄”

    “无碍,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去找刘敬吧,他”是治粟内史,贡赋钱财都是他在负责!刘长独自坐在殿内,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新上任的侍中吕禄站在一旁,看着刘长苦思冥想的样子,不由的询问道:“大王?在想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