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了。”

    张不疑从来都不会跟刘长唱反调,刘长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不过,季布来庙堂,不是为了担任国相。”

    “他是来担任御史大夫的。”

    张不疑目瞪口呆,惊愕了许久,方才以哭腔问道:“陛下,那我去哪里啊??”

    “你接任召平,当国相啊。”

    张不疑沉默了。

    三公是三公,国相那是国相。

    况且,对他们老张家来说,国相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陛下是不可能以张不疑为相的,这一点在庙堂里也是共识,张不疑的激进和暴躁是出了名的,况且,朝中这些主要大臣都是他阿父的同辈人,他一个小辈,怎么可能压在群臣的头上,成为国相呢??

    张不疑自己都觉得自己接任召平的可能性不大。

    可是在此刻,刘长说的很认真,不像是戏言。

    张不疑的曾祖父张开地,在韩国为相,先后辅佐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三代君主,而张不疑的大父张平,担任国相,辅佐过韩釐王、韩桓惠王这两代。他们被称为五代相韩。

    张良前半生都是在想着复国,为了富国,不择手段,为人激进暴躁,活脱脱的“疯美人”,后来张良辅佐韩王成,光复了韩国,成为了国相,刘邦几次想让他到自己身边来,都有些束手无策,直到“大汉的奠基者”,“高皇帝的人才输送官”,“秦末伟大的无私奉献者”项羽帮忙杀掉了韩王成,张良的复国梦彻底破裂,专心开始辅佐刘邦。

    事实证明,项羽砍出去的这一刀,最后变成了无数个刀落在了他自己的身上。

    而如今张不疑若是也为国相,那他们就是四代人都担任国相的位置,而张不疑比他们更厉害,因为张不疑不是诸侯国的国相,那是庙堂之国相啊。

    张不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朝着刘长附身大拜。

    刘长受了他的礼。

    “刚才刘敬找来了...劝说朕停止修建洛阳,要朕广开水渠,说洛阳目前无险可守,远不如长安,还说什么敌人犹存...”

    “他是说诸侯王与大族豪强?”

    “朕听着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朕就把他给赶出去了,这厮简直就是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离间君王与诸侯,那可是诛族的罪行啊,况且,这些年里,他树敌太多,廷尉大牢反而要安全一些....张释之还在,他就安全。”

    “陛下,刘敬这个人虽然是不忠的小人,可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