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义成了未来的太尉了,你现在让他转路线,进内朝,多少有些不合适吧,而且这厮的天赋都在军事上,让他去负责内政岂不是可惜了嘛?

    浮丘伯似乎看出了刘长的心思,急忙说道:“陛下,当今没有战事,车骑将军不只是能打仗,心里也颇有策略,就是缺乏这类的经验而已,有渊博的胡毋生在一旁辅佐,使与陛下亲近且有胆魄的周亚夫主事,如此一来,奏章之事,陛下就无需操心,而且还能为陛下培养出一个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

    刘长恍然大悟,他抚摸着下巴,“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周亚夫如今在北军操练,操练这种事情,其实随便找一个太子舍人都能担任.至于那位胡毋生,朕倒是还得再见一见。”

    “他如今有求于陛下,定然会全力为陛下效力。”

    “哦?有求于朕?他一个做学问的能有什么要朕帮忙的?难道是要朕为他解决学术上的困惑?”

    浮丘伯不慌不忙的询问道:“陛下可曾听闻过公羊学派?”

    刘长急忙点着头,“这个我知道,主张大复仇的学派,对吧?每次庙堂里说外出打仗那批人总是激动的跳出来支持,朕对他们还是挺有好感的。”

    “就是他们,胡毋生的老师是公羊寿,乃是公羊学派的嫡传,但是公羊学派直到如今,都一直没有书本,代代口述,因此被其他学派所鄙夷,认为是无经之言,公羊寿决心要将口传的理论编写成书,胡毋生也在为这件事而奔波,只是,不少人都在反对,暗中诋毁,想要阻止这件事。”

    “啊?为什么要反对呢?”

    “因为他们觉得公羊学派偏离了儒家之正统,非正学,乃是歧途。”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难怪有求于朕,他是不是希望朕能出手帮他收拾掉那些反对的儒生们?”

    浮丘伯一愣,“陛下不会是又要来一场辩论吧?”

    “臣本身就是儒家之人,这实在是不太好”

    若是陛下跟黄老或者其他学派辩论,那浮丘伯完全可以跟刘长配合,两人一同嘎嘎乱杀,可儒家内部的事情,浮丘伯就有些不好插手了,他插手会引起更大的矛盾。

    刘长大手一挥,“难道没有您,朕就辩论不过这些儒家了嘛?”

    “朕学识渊博,年少读书,荀子嫡传,就那么一些儒生,并非是我的敌人,我几句话,就能让他们无言以对,掩面而去!”

    “你回去告知胡毋生一声!”

    “唯!”

    “对了,也告诉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