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正如这位太尉所想的那般,直到整个削藩的事情落下帷幕,梁国都没有完成自己的上书....当然,这是后话了。

    除却梁国,齐地的反应也令人意想不到。

    齐王刘襄是明确反对晁错的,奈何国相董赤却赞同削藩,两人不和,引发了诸多矛盾。

    刘襄召集自己的心腹们商谈这件事的时候,董赤则是将战车直接开到了王宫门口,推开了郎中,直接闯进殿内,大声的质问齐王为什么绕过自己来召集群臣,是有什么意图?!

    齐王极为愤怒,随即上书庙堂,向仲父告状,弹劾国相董赤羞辱自己。他们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而在胶东国,胶东王刘建和国相徐厉都是明确反对削藩的,两人一同上书弹劾晁错。

    赵国没有动静,楚王跟自己的文士们商谈之后,决定保持中立,不上书反对,也没有明确支持,其余几国因为地方太远,尚且还没有插手。

    群臣的眼神不只是盯着外头的这些外王,也是逐步看向了里头的那几位外王。

    某种程度上,长安里头的外王比外头更有话语权,甚至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他们的一番话,或许就能改变皇帝的态度。

    刘濞当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刘勃从太学门口走出来的时候,当面就遇到了这位满脸笑容的仲父,正抚摸着胡须,笑吟吟的等着自己。

    刘勃大惊,急忙上前拜见。

    「你我都是至亲,何以如此多礼?说起来,你代国就在我燕国之旁,将来我们还要协力共治呢!」

    刘濞热情的拍了拍刘勃的肩膀,刘勃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童,跟着诸多老师学习了这么久,他哪里听不出刘濞的言外之意,刘濞出现在这里,就已经说明了很多。

    刘勃苦笑了起来「仲父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治理国家这样的事情,还是得交予贤臣来操办啊。」

    「这是什么话啊!」

    刘濞看起来有些生气,他抿了抿嘴,一把拉着刘勃就往车上走,猛地一拉,居然没有拽动,刘濞一惊,再次看向了刘勃,打量着他这体格,再次拉扯,这次刘勃就乖乖跟着他上了车,上了马车,整个马车忽然一沉,刘濞感慨道:「当真可惜啊,这身板居然还在这里学什么儒,合该在我燕国学骑射啊...披个甲,你都可以去先登了!你可知武事?」

    「仲父骑,射,驭,剑,自幼勤学不辍,不曾荒废。」刘勃解释道:「我儒家门生也是知武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