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吴家感到一丝压力。
付家和邱家的关系还算不错,四大家族之中,吴家一直自认第一,也最傲慢,眼高过顶,看不上梅家、邱家和付家。不过吴家和梅家、邱家还有些来往,多少还有些情面可讲,和付家就完全是形同陌路。当然,四大家族之间并不完全是没有一点交集,暗中都多少会有一些利益纠葛。简单地说,吴家和邱家之间利益最多,邱家和付家之间合作的机会最多,而梅家,除了和付家不太对付之外,和吴家和邱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益牵连。
本来邱家在几年前还排不上号,称不上京城四大家族之一。原先流传的四大家族是吴、梅、张、付,邱家还不入流,没人承认他们的大家族实力。但张家出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不但在京城失去了几个关键部门的掌控权,在东北和华北几省也是连连失利,实力大降,实际上已经不能跻身到四大家族之中了。
与此同时,反而是邱家在南方几省获得了胜利,而且还是经济大省。虽然邱家在省级高官的数量上远不如吴家和梅家,甚至还不如付家,但在质量上已经超过了付家,尤其是南方某省的省委书记是邱家的人,而他是政治局委员不说,某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西北数省之和,在现在一切讲究经济先行的今天,手中有钱,就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发言权。
邱家因此跻身于四大家族之中,位列第三。
吴才江在和连若菡面谈之后,对连若菡提出让夏想来吴家势力范围之内的部委上班一事,一口答应,态度之好,大大出乎连若菡的意外。连若菡不清楚的是,吴才江之所以没有犹豫,是因为经历上一次在东来顺的偶遇事件之后,他对夏想一直大感好奇,而且又对梅升平到燕省上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多少有点不爽,想起梅升平和夏想的亲热,正好听连若菡提起,就有意将夏想拉到身边,为他所用。
吴家在燕省的势力不够,如果将夏想调来京城,培养几年,然后再外放回燕省,将有可能成为吴家在燕省的中坚力量。因为夏想不但在上一次高成松的高压下从容脱身,还能和一向眼高过顶,从来看不起草根出身的官员的梅升平谈笑风生,让吴才江对夏想在好奇之外,又多了一份爱才之心。
人才就应该为我所用,吴才江想将夏想拉拢在自己身边,才会在连若菡一提出调夏想来京城的想法时,就毫不犹豫点头同意,应该说,正合他意。
本来连若菡还以为吴才江会提出什么交换条件,没想到,他答应得倒挺痛快,她就懒得再主动让步。虽然她和吴家的关系一般,但毕竟血
付家和邱家的关系还算不错,四大家族之中,吴家一直自认第一,也最傲慢,眼高过顶,看不上梅家、邱家和付家。不过吴家和梅家、邱家还有些来往,多少还有些情面可讲,和付家就完全是形同陌路。当然,四大家族之间并不完全是没有一点交集,暗中都多少会有一些利益纠葛。简单地说,吴家和邱家之间利益最多,邱家和付家之间合作的机会最多,而梅家,除了和付家不太对付之外,和吴家和邱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益牵连。
本来邱家在几年前还排不上号,称不上京城四大家族之一。原先流传的四大家族是吴、梅、张、付,邱家还不入流,没人承认他们的大家族实力。但张家出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不但在京城失去了几个关键部门的掌控权,在东北和华北几省也是连连失利,实力大降,实际上已经不能跻身到四大家族之中了。
与此同时,反而是邱家在南方几省获得了胜利,而且还是经济大省。虽然邱家在省级高官的数量上远不如吴家和梅家,甚至还不如付家,但在质量上已经超过了付家,尤其是南方某省的省委书记是邱家的人,而他是政治局委员不说,某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西北数省之和,在现在一切讲究经济先行的今天,手中有钱,就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发言权。
邱家因此跻身于四大家族之中,位列第三。
吴才江在和连若菡面谈之后,对连若菡提出让夏想来吴家势力范围之内的部委上班一事,一口答应,态度之好,大大出乎连若菡的意外。连若菡不清楚的是,吴才江之所以没有犹豫,是因为经历上一次在东来顺的偶遇事件之后,他对夏想一直大感好奇,而且又对梅升平到燕省上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多少有点不爽,想起梅升平和夏想的亲热,正好听连若菡提起,就有意将夏想拉到身边,为他所用。
吴家在燕省的势力不够,如果将夏想调来京城,培养几年,然后再外放回燕省,将有可能成为吴家在燕省的中坚力量。因为夏想不但在上一次高成松的高压下从容脱身,还能和一向眼高过顶,从来看不起草根出身的官员的梅升平谈笑风生,让吴才江对夏想在好奇之外,又多了一份爱才之心。
人才就应该为我所用,吴才江想将夏想拉拢在自己身边,才会在连若菡一提出调夏想来京城的想法时,就毫不犹豫点头同意,应该说,正合他意。
本来连若菡还以为吴才江会提出什么交换条件,没想到,他答应得倒挺痛快,她就懒得再主动让步。虽然她和吴家的关系一般,但毕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