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听出了关键之处,不解地问:“夏处长难道有信心说服柯达?是不是知道了对方的底线?”
对于夏想的随行,常青松没有太多的想法。在他看来,夏想虽然是领导小组的成员,还是关键人物之一,但他太年轻,未必有什么见识,就算在商业上有些小见解小聪明,但隔行如隔山,他对胶卷行业的了解肯定一知半解,对国际和国内胶卷的现状也未必透彻,充其量就是一个寻常的小官僚,跟着来美国出访,也是出于沾光游玩的目的。
所以当他听到夏想提出的15亿美元的目标时,表面上还是恭敬地请教,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对夏想无比鄙视。他见过不少外行指挥内行的不懂装懂的官员,还是第一次见到夏想这样不但年轻还狂妄得忘乎所以的官员,别的官员好歹说的话还能靠谱,夏想的话简直就是信口开河,滑天下之大稽!
柯达公司是美国的老牌公司,谁不知道美国人精明得很,在谈判的时候不但傲慢,而且还寸步不让。达富和柯达的谈判进行了一年有余,柯达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5亿美元收购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取得控股权。二是2亿美元收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但有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结果大小谈判谈了不下十次,还是没有谈成共识。
对于夏想的随行,常青松没有太多的想法。在他看来,夏想虽然是领导小组的成员,还是关键人物之一,但他太年轻,未必有什么见识,就算在商业上有些小见解小聪明,但隔行如隔山,他对胶卷行业的了解肯定一知半解,对国际和国内胶卷的现状也未必透彻,充其量就是一个寻常的小官僚,跟着来美国出访,也是出于沾光游玩的目的。
所以当他听到夏想提出的15亿美元的目标时,表面上还是恭敬地请教,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对夏想无比鄙视。他见过不少外行指挥内行的不懂装懂的官员,还是第一次见到夏想这样不但年轻还狂妄得忘乎所以的官员,别的官员好歹说的话还能靠谱,夏想的话简直就是信口开河,滑天下之大稽!
柯达公司是美国的老牌公司,谁不知道美国人精明得很,在谈判的时候不但傲慢,而且还寸步不让。达富和柯达的谈判进行了一年有余,柯达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5亿美元收购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取得控股权。二是2亿美元收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但有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结果大小谈判谈了不下十次,还是没有谈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