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四处流浪乞讨、劫掠的一员。

    世道越来越艰难,苦的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啊,所有人都被卷了进去,挣扎求生。

    “这批流民有百十个吧?一人发两个胡饼,告诉他们,去广成泽、去梁县,兴许能活一条命。”苗愿吩咐道。

    “将军,何必呢?救得了这一批,救不了别人啊。便是广成泽,粮食也紧巴巴的,能活几个人?”

    “曾经有个人说过一句话,没见到就算了,见到了于心何忍?执行吧。”苗愿下完命令,又回到了御辇旁。

    恰在这时,他听到天子在传旨:“……朕以前还可怜这些人,以为他们皆是赤子,没成想是这般狼心狗肺之辈。先前荆、豫二州上疏,请送流民归乡,王夷甫极力反对,庾子据、刘长升也不太同意,朕便犹豫了。哼,看来还是对他们太好了。传朕旨意,诸州郡长吏,速速出兵,将流民遣还乡里,严加看管,不得有误!”

    “……什么恐生事端?朕乃天子,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这事说什么也要办了,卿拟完诏书就发往中书省、尚书台。其他事朕都依着他们,从来没说什么,如果这事还要反对,哼!”

    “……就这么办吧,勿要迟疑。”

    苗愿默默听着。

    不一会儿,却见中书舍人拟完诏书,用印之后,很快便有属吏将其带走。

    苗愿叹了口气。

    他能理解天子,被当面辱骂,是人都受不了,更别说是在如今这个敏感时刻了。

    太康年间你这么说,没几个人会相信。

    永嘉年间这么说,可就有诅咒的味道了。

    天子的这种反应,恰恰证明他心里很怕。

    苗愿有点担心了。

    最近一段时日,天子多次召见他,赏赐了不少财物。

    老实说,他是有点动心的。但一想到之前那批封侯后又被东海王清洗斥退的禁军将校,他的心又冷了下来。

    跟着天子干,有前途吗?这是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不少人动心了,左卫、右卫、骁骑军都有。

    人各有志,没得办法,随他去了。

    ******

    天子愤怒之下发出的诏命很快传到了尚书台。

    此时没有尚书令,左仆射就是尚书系统的最高官员,刘暾正在上直,看到之后,微微有些皱眉。

    于是他问道:“天子不是去芒山登高了吗,怎么又关心起居民、流民之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