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为他操碎了心,奈何自己不争气,这就没办法了。

    邵勋都懒得和他说话,直接看向郗鉴,道:“道徽,三万大军交到你手上了,可不能轻忽啊。”

    “明公放心,仆会谨慎行事的。”郗鉴朗声说道。

    三万大军的各级军官是齐备的,但“司令部”却空空荡荡。

    这几个月,邵勋给他塞了一些人,郗鉴自己又从东平、高平、济阴三地征辟了一部分士人,把指挥机构完善了起来。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幕僚团队不是谁都能拉起来的,但郗鉴利用金乡郗氏的影响力,征召了一批相熟的士人。与此同时,他又调来了一批高平之战、涉县之战时的旧部,充实指挥班子。

    他渐渐有羽翼了。

    其实,每一个方面大将都必须有自己的党羽,不然很难做到如臂使指,战场上要坏事。

    李重、王雀儿、金正三人身边,都簇拥着一批这样的人。

    但他们积累私人团队的速度远不及郗鉴,因为他们出身低、名望低、号召力低,基本都是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艰难积攒起来的。

    好处是在长达十年的军事生涯中,自家团队的能力经受了长久的考验,上限未必多高,但下限足以保证。

    主官离任,私人团队一般也会跟着离任,这样的人在古代有个称呼:“家将”、“家臣”。

    家将、家臣跟着主家,升官迅速。可一旦主家败落,他们也会受到牵连,清算起来动辄株连数百家,并不是开玩笑。

    当年司马越若没能上位且反被清算,邵勋就得仓皇跑路,否则必死无疑。

    “去了徐州,若无法进彭城,不要硬来,可先至东海国找糜子恢。”邵勋吩咐道:“另者,约束军纪。”

    说到这里,邵勋的脸色也认真了起来,道:“我是东海人,若桑梓之地被劫掠了,可说不过去。”

    “遵命。”郗鉴沉声应道。

    “尔等亦要谨记。”邵勋又看向桃豹、支雄、程遐、刘贺度等人,说道:“收起你们那套作风,若被我听闻有劫掠东海之事,定斩不饶。”

    桃豹等人一听,知道陈公是认真的,顿时菊花一紧,齐声道:“遵命。”

    程遐上进心热切,还多嘴了一句:“明公放心,仆为监军,定然严加巡查。”

    他从广平招募了两千人,其中五百人是自家部曲,另外千五百人都是乡党,作为监军的直属部队——没有兵,监军算个鸟,一根毛都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