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搬出来了,以给另外一人腾位置——

    “诸君无忧,老夫已处理好首尾。”王衍下了马车,笑呵呵地说道:“数路大军伐平阳,创中兴十余年来未有之大捷,天子喜甚,已将汉宫改名为‘宁朔宫’,赐予梁公。”

    温峤规规矩矩跟在王衍身后,道:“或许过阵子就是‘梁王’了吧?”

    “不用太久,天使已在路上。”王衍容光焕发,笑意吟吟。

    温峤一怔,道:“梁公不回洛阳接受册封?”

    “梁公不喜。”说到这里,王衍也有些郁闷,只能叹道:“天子也不喜。”

    温峤点了点头。

    还能怎样?天子和权臣都不想互相见面,只能这样了。

    再者,经历了前阵子那场数万人的大会操,谁敢废话?

    匈奴起势之时,屡战屡胜,无人能制,大晋眼见着就要亡国,南渡之衣冠士人多如牛毛。十余年过去后,梁公提戈奋勇,攻破敌国都城,此等威望有何人能及?

    温峤想起了梁公提出要评定虏姓门第的事情。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事实上关系到士人的利益,一点都不小。但温峤与友人谈及,却见到了那一副副忿忿不平,却又不敢公然反对,最后强自咽下这口气的脸。

    威望啊威望,攻破敌国都城的威望镇压了一切。

    士人的不满只能被迫转入地下,默默蛰伏,以待天时。

    进入相国府后,王衍左右扫了扫,微微颔首。

    大将军主簿郑隆松了口气。

    王军司可是顶级士人,眼光自然是很刁的,他都觉得满意了,看样子刘粲还是有几分品味的。

    此事办妥之后,他便悄然告退,然后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阊阖门,来到了右边的右司隶寺、御史寺。

    宁朔宫正前方只有这三个机构,预示着刘汉实权人物的排序。

    相国是刘聪特置,本是给立有殊勋的官员死后的赠官。后来为了把皇位传给亲生儿子,于是把相国实权化了,由刘粲亲领。

    嘉平年间,刘聪“大定百官”,改设七公的同时,置御史大夫及州牧,位皆亚公。

    又省吏部,改置“左右选曹尚书”。这两个官位连同左右司隶、左右单于辅,皆“位次仆射”。

    这是一个胡汉融合的政权,官制和刘渊时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刘聪不是废物,相反是有一定能力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稳定他的这个胡汉二元制国家——这也将是邵勋会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