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总会方便许多。

    「孝文方才提及纠劾诸葛道明之事,乃何人领头?」杜又问道。

    「还能是谁?刘大连呗!」熊远无奈道。

    「他真是逮着谁都咬。」杜义有些无语。

    「有些时候挺佩服他的。」熊远叹了口气:「忠心不二,臣也。惜已近归途,还能扶得晋庭几年?」

    石稹在一旁听得青筋直跳。你俩说话也太不小心了吧,这还有我一个外人呢。

    「后朝修史,刘大连可得美名。」杜义说这话时,有几丝羡慕的意味。

    谁不想名垂史书呢?千年以后的世人览之,是赞叹刘大连还是他杜弘治?唉不过,羡慕归羡慕,再给杜又一次机会,他还是会这么选择。

    收拾心情之后,只听他说道:「先前孝文提及要去巴东做买卖,当真?」

    「然也。」熊远说道:「弘治当知我为江州人。州中商贾向来喜贩运铁器至江陵、巴东,买荆段、蜀锦、细布、漆器、药材而回,其利颇大。只要葛公在位,我等便可做下去。」

    杜义频频点头。

    「我还找了个人。」熊远又道。

    「何人?」杜义眉头一紧,问道。

    「江江思玄。」熊远说道:「天子要派他去当武昌太守。」

    「嗯?」杜义有些惊讶。

    江以前是太子庶子,算是天子的心腹了,怎么被派出去了?难道是为了监视诸葛道明?

    「听闻是山皇后的意思。」熊远说道:「本以为江思玄不愿,谁知他竟然没有拒绝。」

    杜义默默思考。

    巴东、建平、宜都三郡江北之地尽失,建邺公卿知晓后,暗流涌动。尤其是诸葛道明身为荆督,竟然不积极收复失地,相反有点应付了事的意味,这让更多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紧接着,梁国、成国竟然在巴东大打出手。据武昌奏报:梁军万余人大破成军四万,追袭数百里。

    战力如此强横,直令人心胆皆颤。

    一旦让梁人突进到巴陵、武昌一带,还能把他们赶走吗?有那个能力吗?而武昌一失,下一个战场就是历阳了,人家甚至都不用打合肥、巢湖,直接就绕过去了,直逼历阳、牛渚山、采石矶。

    这处再丢掉,梁军便可兵临建邮城下,届时会发生什么事,想想都知道。

    也正因为大梁朝高歌猛进的态势,杜又、熊远等人才日趋活跃起来,换句粗俗点的话说:演都不想演了。

    只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