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开园首日,停车场不到八点就停满了车。韩东来站在观光塔上往下看,人流像彩色的溪流在各功能区之间蜿蜒流动——亲子家庭涌向采摘园,年轻人在网红打卡点排队,老年旅游团围着讲解员听农业知识。

    对讲机里传来春花急促的声音:"东来,餐厅食材不够了!"

    "我让大棚现摘。"韩东来按下通话键,"金萍那边怎么样?"

    "民宿全满,她在张罗加床。"春花的背景音嘈杂,"美国考察团到了吗?"

    "十分钟后到。"韩东来看了眼手表,"江凤去接了。"

    观光电梯下到一层,韩东来迎面撞见小刚和江阳。两个孩子穿着合作社统一的小制服,正有模有样地给游客发导览图。

    "爸爸!"江阳扑过来抱住他的腿,"Money!"她骄傲地举起胸前挂着的小零钱包,里面叮当作响。

    小刚像个小大人似的解释:"妹妹帮人指路,收了小费。"

    韩东来蹲下身:"说中文。"

    "五块钱!"江阳字正腔圆,耳后的胎记在阳光下像片小枫叶。

    园区广播突然响起:"请韩东来总监立即到光伏大棚,请韩东来总监..."

    大棚里,戴维斯分校的李教授正带着美国考察团参观。江凤一身利落的商务套装,同声传译滴水不漏。见到韩东来,她微微点头,继续向客人们介绍水培系统的专利情况。

    "...这套技术在美国的授权费是每年二十万美元。"李教授说,"但幸福村享有独家免费使用权。"

    考察团成员发出惊叹。韩东来这才知道,江凤谈判时把这个条款加了进去。

    "为什么?"趁客人们拍照时,他小声问江凤。

    女律师挑了挑眉:"产业园5%的股份,记得吗?"她压低声音,"这部分收益归江阳。"

    正午的阳光透过特制玻璃照在水培蔬菜上,嫩绿的叶片几乎透明。韩东来望着江凤精致的侧脸,突然意识到她为女儿谋划得有多远。

    午餐安排在产业园餐厅。金萍挺着七个月的孕肚,指挥服务员上菜如行军布阵。美国客人们对农家菜赞不绝口,尤其那道向日葵苗沙拉,连盘子都舔干净了。

    "路理事长呢?"席间有人问。

    "在处理投诉。"富贵给客人斟酒,"有游客嫌向日葵田里蜜蜂多..."

    话音未落,春花匆匆进来,额头上的汗打湿了刘海。她刚要道歉,美国团的女领队已经站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