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为祸一方,也可能逃难到其他国家。

    就如我们从契丹进攻高句丽时一样,一路上尸横遍野,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这些人就是逃难去草原的。”李慎每次想到自己造成高句丽大面积饥荒饿死了很多人时,心中都有些自责。

    这时王玄策接着说道:

    “所以,百济朝廷为了稳住国内的百姓他们就会向外发动战争,掠夺其他国家的粮食。

    高句丽虽然被我大唐打败,但渊盖苏文却一直保留实力,百济不敢攻打高句丽,

    只能选择比他们弱小的新罗下手,而我们只需要作壁上观,渔翁得利便是。”

    “王爷,此计甚妙。”王玄策忍不住夸赞了一句,他也是刚刚没有细细分析。

    “呵呵,只要那个时候朝廷把义仓的陈粮以各种的名义赏赐给新罗,在放出消息让百济所有人都知道。

    百济的百姓也会向着新罗而去的。”李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微笑的点点头。

    “是啊,甚至我们都不用运粮食,只要在百济内散播这个谣言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王玄策点点头。

    “你明白就好,那本王在给你说说第二个方法。

    这个方法就比较繁琐,不过比第一个方法有用,也是本王的一个应急方案。

    这个方案需要陛下和朝廷的配合。

    让陛下下旨让新罗派遣他们有名气的学者大儒来大唐深入文化交流。

    到时候我们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看到我大唐欣欣向荣的一面,

    自由的买卖环境,百姓自由奔放,没有压迫。

    除了学习交流以外,我们还要帮助他们研究他们的国家。

    为什么他们这么弱小、为什么他们不如百济,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如我大唐一样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要得出一个结论,他不如我们的原因就是他们朝廷管的太多了。他们的贵族一直在压榨百姓的劳动成果。”

    “王爷的意思是煽动他们的百姓造反?”王玄策听到这里插嘴问道。

    不过他觉得这个不太可能,若是百姓这么容易造反,那大唐早就大乱了。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的邪教和地下反抗组织,甚至还有举着隐太子旗帜的反贼。

    要是百姓几句话就能够煽动造反,早就天下大乱了。

    “不不不,百姓哪里会那么简单造反,这需要契机,比如百济种植大豆百姓赚钱了,

    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