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算是个什么人了。

    他,显然不是一个守规矩的官,却是一个有温度的官,叫人不会觉得讨厌。

    骆知夏却没想那么多,只有满满的感动。

    他出身贫寒,对如此体恤下属的上司,自然是格外尊崇的。

    ……

    林荣跃立功心切,而且这个计划要想成功,就得尽量利用天亮之前的这段时光。

    所以他那边整顿完毕时,追捕四条逃亡商船的战舰也凯旋了。

    林荣跃立即吩咐把那四条捕获的蕃船也交给杨沅看管,他们便以双屿的四条海盗船为先导,整个舰队一字排开,朝着双屿岛的方向,连夜进发了。

    杨沅这边也打扫了战场,用完好的船只拖着损坏的船只,缓缓驶向澉浦港。

    一路上,坤泰、盖火长、靠火长等人,就已在指指点点地物色,把他们打算更换的蕃船都选好了。

    ……

    清晨时分,有大雾。

    返回澉浦港的船队,便由盖火长的“沙掰号”头前开路了。

    盖火长经常跑船,对澉浦码头很熟悉,这般大雾,也就让他牵头,船队才敢继续前进了。

    此时的澉浦港比起平时的热闹显得安静许多。

    港口码头,一般都是早晨出港的船多,晚上入港的船多。

    这时因为大雾弥天,为了安全起见,所以码头上的商船和渔船都把出港的时间押后了。

    而这时入港的船只又几乎没有,因此整个码头就格外地安静。

    杨沅的庞大船队在靠近码头时便停了下来。

    雾太大了,他们不敢贸然入港。

    万一有急着出港的船只驶出来,能见度这么低,双方又都是大船,尾大不掉,待看清对方时,再想躲避那是来不及的。

    “沙掰”号到了码头前,先放了一条小船下来。

    小船由即将荣升火长的“靠”摇橹而行,先把杨沅、冷羽婵、骆知夏等人送进码头。

    至于大船,就先泊在码头外面,等一会儿太阳出来,雾气渐渐散去再进港不迟。

    坤泰摇着大扇站在船头,北条大翔拄着木桨站在他旁边。

    杨沅、冷羽婵和骆听夏则站在小船中间。

    小船儿行在水道上,旁边泊岸的船只都笼在雾气中,显得影影绰绰的。

    船儿行过,激荡起雾气,笼罩了船体,船上人宛如在云中行走。

    这一幕情景,对冷羽婵和骆听夏两个宫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