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已经洇湿了一块。

    杨沅在这方面,显然是具备极大优势的。

    官家还是普安郡王的时候,他就跟着赵瑗一起办过案子了。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他也是见过的,此时殿上面君,他就从容的多。

    杨沅已经仔细推敲过他目前的处境,由于他连中解元和省元,所以在殿试中他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基本上,只要他能回答的中规中矩,不出大错误,他的状元之位就跑不了。

    可是,要不要答得中规中矩呢?

    杨沅心里已经基本确定官家要考较的方向了。

    那日“礼部试”结束后,李师师就告诉过他,依据“礼部试”的考题倾向来判断,官家殿试时,极有可能会考较贡士们对于外交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而大宋如今的外交政策中,值得皇帝拿出来让众贡士讨论的,基本上就只有对金政策了。

    大宋交往的诸国,大部分是大宋的蕃属国,跟大宋动刀动枪的只有金国和大夏。

    现在大宋和大夏的国土已经不再接壤,大宋最主要的对外关系就只剩下金国了。

    杨沅记得孝宗皇帝,也就是眼前这位赵瑗,是一位坚决主战,矢志收复故土的皇帝。

    历史上,这位孝宗皇帝本来还有一次改名的过程,他在登基称帝时,已经改叫赵昚了。

    现在因为杨沅的出现,造成了一系列的改变,赵瑗还没有改名赵昚,也没有从皇养子变成皇子、再从皇子变成皇太子,就直接登基了。

    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年。

    赵构也死了,没了活到八十一岁的机会,赵瑗也就没机会对赵构膝下尽孝了。

    所以,以后“孝宗”这个庙号应该也就不可能出现了,却不知到时候他的庙号会叫什么,武宗?

    杨沅胡思乱想了一阵,又把思绪拉了回来。

    如果保险起见的话,他就该中规中矩地回答皇帝的问题。

    由于是口试,他不用字斟句酌,自己的最大缺点就不存在了,思路的正确性和清晰的表达能力,这两方面他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要不要中规中矩呢?

    杨沅抬眼往上瞧了一眼。

    官家对朝廷重臣很是礼遇,众大臣都赐了座位。

    杨沅这位省元,正前方对着的正是当朝首相万俟卨。

    万俟卨,秦桧的帮凶,害死岳飞的元凶之一。

    如今他是主和派的领袖,后世岳王庙前所跪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