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官家,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年登基称帝。

    此刻的官家更年轻、更有血性,也更有锐气。

    而且官家头上没有了赵构这个太上皇压着,自己的处境比之当初的张孝祥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当官不为民作主,大不了回家做富家翁去!

    想到这里,底气十足的杨沅暗暗下定了决心。

    ……

    “官家驾到~~”

    殿上众大臣纷纷站起,面朝御座,拱手如仪。

    一百五十七名新科贡士也齐齐施礼。

    赵瑗和赵璩并肩从大殿后面出来,赵瑗挽着赵璩的手一起登上了御座。

    在御案东侧,放着一张座椅,那便是赵璩的位置了。

    赵璩坐下,把眼一扫,就看到了杨沅,立即眉头一挑。

    奈何杨沅正肃立垂眸,不曾抬头。

    赵璩觉得无趣,便打个哈欠,懒洋洋地偎进了椅中。

    赵瑗让众臣工平身入座,看到一百多位新科贡士济济一堂的场面,心中甚是欢喜。

    待他看到为首的杨沅时,目中不禁掠过一丝异色。

    坦白讲,得知杨沅中了省元时,把他惊了一跳。

    他督办案子时,杨沅的办事能力他是很欣赏的。

    再加上杨沅是璩哥儿看重的人,赵瑗对他便格外有好感。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杨沅一个武官,竟能过关斩将,接连夺得解元、省元两项魁首。

    这让杨沅在他心中的份量可是大大不同了。

    以前,杨沅在他眼中只是一个可用之才,是一个干吏。

    而现在,杨沅在他心中,已经有成长为国之干臣的潜质了。

    赵瑗今年才二十八岁,只比杨沅大了四岁,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杨沅可以大力栽培,用上一辈子。

    因此赵瑗再看杨沅时,感觉自然不同。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杨沅,这才收回目光,对新科贡士们讲了一番为国抡才的重大意义,然后便道:“今次,是朕御极以来第一科大考,朕对此甚为重视。

    故而朕把在京三品以上大臣,俱皆请到集英殿来观试。

    今次殿试,朕只出时务策一道。

    诸位贡士不必以笔作答,谁想好了,便上前来,说与朕和众大臣知道。”

    听了官家这句话,殿上顿时一阵骚动。

    殿试一共就只有一天的时间,当天答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