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却是很难撇清自己,和秦家做一个切割的。

    比如现在已经成为礼部祠部郎中的林一飞。

    自从秦家明显受到控制,他便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然而,他有家有业的,又能逃到哪里去?

    礼部的人都发现他们这位新任祠部郎中,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很快就变得心神恍惚,满腹心事了。

    而这个转变,就是从上元夜那天开始的。

    从那天起,这位祠部郎中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每天上值以后,他就往签押房里一坐,呆呆地一坐一天。

    谁都知道他是秦桧的人,但是别人无法理解,他为何会害怕惶恐到如此地步。

    秦桧权倾朝野的时候,那些巴结奉迎并且听命于秦桧的大员多了去了。

    那是官家最为倚重的宰相,而且是独相,是唯一的一位百官之首。

    只要不是有太过份的罪过,朝廷就算想清算秦桧又能怎么说呢?

    难不曾要把奉迎巴结过秦桧的人,或者对秦桧曾听命行事的人全都罢黜?

    不可能的,那样的话,朝堂和地方要清空大半了!

    秦桧已经独相十八年,朝廷和地方上,还剩几个官员和他一星半点的关系都没有的?

    皇帝刚刚登基,是绝对干不出这种自撼根本的事儿来的。

    你看那原枢密院宣旨院长张宓,现在在临安府做北院通判,就做的意气风发的。

    他根本就不怕自己会被牵连。

    秦家,他是送过礼。

    秦桧让儿子秦熺编修国史,他也的确是竭尽全力予以配合了。

    可秦桧是你官家亲自任命的宰相,官家你整天说秦桧功勋甚大,不停地给秦家施恩、赏赐,连秦家一个十岁女童,你都能封为诰命夫人。

    我一个小官儿,遵从你任命的宰相之命、敬畏亲近你器重的宰相,这不是大臣应尽之义吗?

    朝廷就算想清算他,也只能另找借口,是无法利用秦桧这件事严惩他的。

    不仅仅因为他有他的充分理由,而且类似张宓这种情况的官员太多。

    法是为执政者服务的,“法不责众”很多时候就是权衡利弊的无奈选择。

    这个“众”如果基数足够庞大时,那么,需要修改的是“法”,而不是那个“众”。

    哪怕你把“法”捧到再如何神圣的地位,这才是现实。

    然而,林一飞显然不属于那个“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