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没有一个交代,再拖下去,甚至会产生对当今官家不利的谣言。

    秦桧的后事也不能一直拖下去,如果他的罪行还是不能揭露、判定,那么这个弑君奸贼,甚至还要得到一个完美的谥号,得到一个善终。

    这是赵瑗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一贯性情方正、不懂圆滑的赵瑗,这一回也只好接受了赵璩的建议:

    以秦桧为逃避嫌疑,主动制造自己被追杀的假象,结果作法自毙来结案。

    具体情况就是:秦桧贼喊捉贼,故意营造了他被追杀的一幕。

    结果弄假成真,因为他的座车在奔跑中雪滑失足撞倒灯架,继而又撞塌了围墙,导致车体变形,使他逃脱不得。

    而倒榻的灯架上,有流火溅入了车厢,引燃了秦桧用以护身的一筒“神火飞鸦”,从而使其作法自毙。

    不得不说,鹅王这个大开脑洞的说法,逻辑上还真是成立的。

    它能够完美地解释秦桧作为刺杀的主谋,为何比刺杀目标还先走了一步。

    证据?

    好办。

    那些最终将被处死的倭国刺客,只有通过三名通译之口,朝廷才能拿出让大家看得懂的口供。

    所以,只要买通那三个通译配合行事就行了。

    这件事自然不能让官家出面,假的就是假的,一个弄不好,那就是天大的污点。

    而一个假证供一旦暴露,那么那些真口供也会遭到世人的怀疑,后果太严重了。

    所以鹅王打算由他来亲自操作此事。

    他赶到大理寺,先见了大理寺卿吴书,以自己要亲自复审人犯为由,要带那三个通译去大牢。

    赵璩想着,先找机会和这三名通译官私下接触,再许以富贵荣华,买通他们配合自己行事。

    可还不等他说明来意,就听说大理寺门口来了三个东瀛人。

    于是,赵璩就和大理寺卿吴书一起赶到了大理寺门外。

    “你是宋国的大理寺卿?”

    藤原姬香用女声问道。

    看到鹅王,姬香颇感意外。

    这人站在最中间,应该就是大理寺最大的官儿了。

    可是,宋国的大理寺卿这么年轻的吗?

    赵璩忙道:“本王乃是大宋晋王,这位才是大理寺卿吴公。”

    赵璩往旁边一指,藤原姬香又看了一眼吴书,心道,早听说宋人喜欢起绰号,没想到堂堂大理寺卿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