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印刷的还规整。

    随意扫了几句台词儿,太有感觉了,同样一句话的意思,从这本子上的台词体现出来,就格外地有感觉。

    这可是当朝探花郎很是用心地创作的剧本,以他的才情文笔,又确实是了解整个案子详细内情的人,那写的还能不好?

    可以做为公案剧的经典,流传千古了好嘛。

    岳班主大喜道:“官人不要润笔之资?”

    “不要!”

    “那么,请问官人尊姓大名,小老儿给官人题上名讳。”

    “呵呵,送你了就是你的,某不必留名。”

    “好好好,小老儿这杂剧班子,一天演出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今夜,小老儿就好好拜读大作,若来得及,明天上午,小老儿就重新编排剧情。”

    “好!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们的戏!”

    他的剧本,的确比岳班主写的生动多了。

    岳班主的剧本里,一共只有两个角色比较生动,一个是青天大老爷杨沅,一个是丧尽天良的张宓,其他角色都是脸谱化的陪衬人物。

    当然,剧里对于这些人名都做了谐音或谐意的改变。

    而在卢承泽笔下,里边诸多人物都有自己行为的底层逻辑,因而使得诸多的配角也瞬间生动起来。

    比如其中有一位探花出身的监察御史,他刚正不阿,威武不屈,他以笔为枪,他不畏权贵。

    面对级别远高于他的大理寺官员,他据理力争,堪称强项,是杨青天最得力的助手。

    反观另一位萧姓御史,人品虽然不差,但是性情暴躁、鲁莽冲动,经常好心办坏事,让杨青天陷入被动。

    戏开演了,卢承泽微微一笑,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第一幕就是刘国舅修衙,为了剧情的紧凑,与刘国舅是好友的杨青天正好就在案发现场。

    杨青天一出场,就引起了杨家一众女眷的兴趣。

    青棠、阿蛮、小阿它三个年纪相仿的小姐妹更是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被后排的观众喝斥了几句,这才乖乖坐下。

    青棠喜笑颜开:“台上这位杨青天还蛮俊俏的诶。”

    阿蛮瞪大眼睛看了看,恍然道:“原来是女人演的,难怪如此清秀!”

    鹿溪、丹娘、冰欣等人看到台上的“杨沅”一亮相,面如敷粉,长眉入鬓,眸若秋水,一表人才,心中便生出几分欢喜。

    人人都知道这个杨青天演的就是她们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