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睡的早,她今儿起的就早。

    青玥一边用餐,一边吩咐贴身丫鬟:“小云,叫辆车子楼前候着,一会儿用罢早餐,咱们先去‘会子库’一趟,再去香积寺上柱香。”

    青玥去会子库,是把近来恩客给的钱取现。

    她也是个善经营的,才不会把钱放成“死钱”。

    她攒多一些就变现,存进“长生库”去吃息。

    恩客的赏赐什么都有,金银、首饰、珠宝、会子和交子……

    直接付钱的还真没有,因为她虽然没有名列十二花魁,可也是一等一的名妓。

    她的茶围钱就得几十贯,缠头之资最少五百贯起,谁会逛个青楼拿车拖几千斤铜钱来?

    所以,她需要把这些东西都兑换成银两,再拿去香积寺存给该寺放贷。

    宋朝时候,民间常用交易货币是铜钱和纸币(交子、会子),但金银在大宗贸易时,是可以充作货币使用的。

    比如宋金两国清算榷品交易时,彼此不太信任彼国货币,又或者异地商贾有巨额交易时,担心会子、交子的兑换比率有浮动,会影响自己的收益,就会采取更有保障的金银交易。

    寺院放贷,除了自有资金,也会吸纳存款,由此放贷获得的“利水”,再与存款者按一定比例分配。

    由于放贷风险由寺院承担了,而且寺院有这个实力放贷和收贷,所以存款者收取的利息是小头,寺院拿的才是大头。

    饶是如此,手里有大把现钱无处花用的人,还是会心甘情愿去寺院存款,而且是上赶着。

    所以寺院要求来存款者统一交付白银,其他一概不收,懒得给他们进行各种汇兑换算,想存钱的人也只能乖乖按人家的规矩来。

    ……

    青玥姑娘所在的满春院,位于大瓦子。

    离大瓦子不远的教睦坊内就设有一处“寄付兑便钱会子处”。

    青玥乘着一辆清油车,带着贴身小婢,抱着自己的梳妆匣子,便往“会子处”赶去。

    她得早点赶去,兑换了银两之后,还要往香积寺去呢。

    等她赶到,教睦坊的“寄付兑便钱会子处”刚刚开张,还没有其他顾客来。

    青玥带着贴身小婢便进了门,她也是此间常客了,店里掌柜、伙计都认识她。

    一瞧她来,掌柜的便亲自迎出来,笑道:“青玥姑娘,这不是前儿个你刚来过么,这就又要取现了?”

    虽然是来取钱的,但是不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