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一同办案,才更容易早些查个清楚,吴某求之不得。”

    刘以观顿时放下心来,只要他也参与办案,那么就可以和他的人及时沟通消息。

    查案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他的人行动时留下的破绽,他也能及时帮着扫清手尾,避免查到他的头上去。

    心情一懈,刘以观也就轻松下来,道:“吴指挥方才所言有理,还是等仵作勘察了现场,再放百姓通行妥当。”

    刘以观马上转身吩咐自己一名心腹:“燕捕头,你马上回府衙去,把我临安府最好的仵作调来,进行现场勘验。

    邢捕头,你立即带人疏散两岸百姓,在路口立下牌子,叫他们绕道通行,免得堵塞于此。”

    两个捕头纷纷应下,立即各自去办理差使。

    刘以观又主动道:“吴指挥,不如你我对伤势较轻者及时进行询问,以便了解更清楚些。

    邢捕头毕竟是押运前车的,了解的未必仔细。”

    吴一尘深以为然,能一路升到指挥使,他也是办过许多案子的。

    他也知道,案子的侦破,要越早发现线索,才越容易破案。

    一旦拖久了,很可能许多线索就因为失去了时效性变成了无效线索,从而导致案件变成悬案,从此悬而不决。

    大理寺正滕藤只觉得这汪水太深,能躲就躲远点儿,马上就向二人拱手告辞,回大理寺向他的上官汇报去了。

    汪紫瑞却是跟刘以观较上了劲儿,他寸步不离就跟着刘以观,你问你的案,我旁听总可以吧?

    吴一尘不说让汪紫瑞回避,刘以观就算想赶也赶不走他。

    汪紫瑞可以不走,李净尘和晏丁、樊江、王烨然等人也就厚着脸皮留在了现场。

    结果刘以观和吴一尘要向直接与劫囚者交过手的人询问消息,后边跟着一大群“陪审员”。

    刘以观特意挑了个未曾得过他授意的捕快先行询问,这也是在询问过程中,让他的心腹们做好心理准备,想好如何回答。

    不料,那个捕快才只说到百里冰等人从桥栏左侧突然暴起,杀向囚车,与此同时,桥头两侧有暗箭袭来,便听到“铿铿铿铿”的一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桥头众人顿时一阵骚动,纷纷向声音传来处看去。

    此时,邢捕头已经带人将两侧桥头看热闹的百姓和行路至此堵在那儿的行人商贾都疏散了。

    就见一队官兵头戴厚毡红缨笠帽,身穿窄袖战袄,人手一杆红缨枪,战靴踏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