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对这么两位人物,方参军有些忌惮。

    “老方啊,今儿晚上没什么事吧,我找几个朋友,咱们一块儿去喝喝茶?”

    王大少掩着口,小声地道:“后市街春茗花茶坊,到了几品新茶,很有滋味喔,呐,点茶钱、干茶钱,王某包了。”

    无事献殷勤,老方可不敢轻易答应,人家这新茶,是那么好吃的?

    方楷承打个哈哈,举杯示意了一下。

    他这口茶容易喝,人家请的那口茶,只怕就得付出点什么了,还不知人家想要什么,他不敢轻率答应。

    方楷承笑吟吟地道:“今晚啊?还不知案头上的事情能否忙的完,您二位也知道,现如今三厅缺了一厅,府尹亲自抓着许多事情,要是出了什么纰漏,直接被府尹训斥,那就不好了。下午我再定一下吧。”

    说着,方楷承便翘起二郎腿,低头呷了口茶,主打一个“敌不动,我不动。”

    王大少道:“成,那我等你信儿,先走了哈。”

    王大少喝一口茶,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樊江却留下来,等王烨然出去,对方参军道:“老方,我有点事想拜托你。”

    方楷承就知道有事,却不知道事情的轻重,所以刚才也不敢答应什么。

    如今听樊江一说,他便笑道:“嗨,大家同衙为官,本应相互照应,却不知……樊老弟你有什么事?

    你也知道,我户曹没多大权柄,太难为人的事,可就不要提了。”

    大宋的府县衙门里,户曹的权柄还真的不重。

    他们管理的东西比较简单。

    宋朝的户籍已不再如唐朝时候一样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按照住所区域,划分为“坊郭户”和“乡村户”。

    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分“主户”和“客户”,再按家庭财产多寡,将主户划分为等有不同的户。

    这主要是为了缴税,不按人头收税了,而是按各户财产多少为标准。

    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纳田税。

    由于宋朝实行募兵制,国民也不需要义务服兵役,只剩下差役。

    从前的徭役是按人头摊派,宋朝则出现了以钱代役的趋势,并且跟户等挂钩,即富户要承担更重的服役义务。

    再加上户籍三年一调,人口流动不做限制,在一个地方移居一年以上就可以获得当地户口,哪怕这地儿是临安。

    当然,如果是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