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和李显忠走下金山,迎接兵部侍郎张舒宁。

    后边,士兵正按杨沅的要求,把七颗人头一一悬挂上高杆。

    罗鑫是C位。

    七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高杆上,还在滴着血。

    风一吹,那血滴便飘过来。

    刚刚登上山坡的张舒宁再也顾不得兵部大员的威仪,加快脚步走进了大帐。

    朝廷获悉灵壁大捷的消息,当真是朝野为之震惊、振奋。

    振奋的是,自从岳飞含冤而死,宋军已经很少能在大规模的野战中取得胜利了。

    震惊的是,这一仗竟然如此惨烈,简直不可想象。

    抚恤、奖励什么的,得等前线总结成战表报送上来,但是犒赏慰劳以及善后事宜,却是需要马上做的。

    于是,兵部侍郎张舒宁便主动请缨,要来前线主持其事。

    让兵部派人来,此时倒也是最合适的。

    因为兵部管后勤和厢军。

    大宋这一战损失了那么多的战兵,是需要及时补充兵员的,尤其是各州府的屯驻军,他们常驻一线。

    如此一来,让兵部派个大员去,就能很好地完成各种衔接。

    可惜张舒宁终究是迟了一步。

    想到悬挂在高杆上的罗鑫的人头,张舒宁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罗鑫固然有畏战怕死的心思,可也是因为有了他的授意,存心给禁军拖后腿。

    不过对此他倒并不担心,罗鑫无凭无据的,不会也不敢攀咬他。

    不过,要在军中培养一个可用之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张舒宁此来,也是为了保下他。

    只要张舒宁接收了两淮防务,把杨沅打发回临安,要保下罗鑫还不是举手之劳?

    张侍郎并没有急于赶路,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到前线会有人擅杀大将。

    上一回这么干的人还是张浚,可张浚是什么资历?

    两淮战场上,谁有这个老资历,敢擅杀一员大将?

    所以张侍郎走的四平八稳,结果等他赶到,看到的却只有罗鑫的一颗人头。

    张侍郎眼神复杂地看了杨沅一眼,见杨沅一脸淡然的模样,张侍郎在心头冷笑一声,按下隐隐的杀机,微笑道:

    “杨监军此番立下不世之功,监国欣喜莫名。得到捷报之后,马上就派金牌急脚递,传报官家御前了,恭喜呀。”

    杨沅欠身道:“此战,谈不上兵法,也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