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急脚递给杨沅送来了官家的旨意。

    或许是因为走的军驿,没有派传旨官的缘故,三道旨意采用的都是密旨的方式,由杨沅独自拆阅,再由他决定如何示人,给哪些人出示。

    官家一共给他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关于裘皮儿暴毙事件。

    主犯徐夫人,判决凌迟处死。

    仅杀夫这一条罪状,在历朝历代都是凌迟之刑。

    更何况,她还要加上通奸、通敌、叛国等大罪。

    至于裘家后人,由于徐夫人一人担下了所有罪名,所以原本有罪的裘定军被摘了出去。

    而裘皮儿的二子和小女儿本来就不知情。

    做为重犯家属,他们本到是要受株连的,

    可问题是,被害的苦主裘皮儿是他们的父亲。

    因此,他们被划入苦主一方,未受徐夫人牵连。

    对裘皮儿本人,官升一级,谥“武肃”,叫地方官府善理其后事。

    杨沅看罢,久久不语。

    在这个时代,律法就是如此,他也无话可说。

    杨沅并不觉得徐夫人有宽宥之道,更没有因为她风韵犹存而生出怜香惜玉的心思。

    只是,他觉得死则死矣,凌迟……

    以他一个拥有后世观念的人来说,哪怕这人是个抠脚大汉,他也一样觉得有些过于残忍。

    思索良久,杨沅吩咐道:“大壮。”

    刘大壮应声而入。

    杨沅道:“你吩咐厨下,今晚给定军山徐夫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

    刘大壮知道这就是“断头饭”了,于是恭声答应一声。

    “对了,徐夫人喜欢吃爊鸭(烤鸭),外涂蜂蜜,以枣火炙烤的。吩咐厨下用心做,鸭肉要片的细细的。”

    刘大壮又点点头。

    眼看着刘大壮出去了,杨沅打开了第二道密旨。

    这一道旨意,是关于潘泓岳兵变,杀害杨政的。

    利州中路文武大员联名上书,除了讲述兵变起因,经过,结果,一共就只提了两件事。

    一是他们一致表述潘泓岳平素守边之功,言称他此番兵变纯属一时糊涂,而且其行为家人事先全然不知情。

    潘泓岳误入歧途,他们也很痛心,但是仍恳请天子开恩,宽赦潘泓岳的家人。

    另一件事,就是联名保举杨沅任利州御前诸军都统制了。

    有了这些军政要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