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潼川经略安抚使杨沅再次驾临蓬州。

    此来,他先是去了一趟剑州,沿途考察地方府县、检验驰道修整进度。

    最后他到了剑州,看了一下他的府衙改造情况。

    剑州的经略安抚使衙门已经改造的七七八八了,很快就可以入住。

    杨沅当场拍板,他下一站蓬州事了,直接就入驻剑州府衙。

    杨沅已经向朝廷请旨,辞去了本就是挂名的潼川知府一职。

    潼川知府,现在是由他原来的副手,实际上的潼川府一把手,潼川府通判徐梓惟接任了。

    杨沅在潼川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和陈通判合作的一直不错。

    虽然杨沅并不实际主持知府衙门的事务,但是陈通判每七天至少要向杨沅当面汇报一次。

    近来府衙发生的大事小情,如何处理、结果如何,他都会一一罗列清楚,向杨沅汇报。

    这是一个很有分寸的官,杨沅自然也不吝对他的栽培。

    杨沅决定,他先迁往剑州,现仍在蓬州的经略安抚使衙门的很多人员和档案资料,陆续迁过去。

    金国的完颜亮当年从上京迁往燕京,也是他先率领近臣迁去,而整个朝廷的搬迁,则历时两年之久。

    所以,问题不大。

    从剑州到蓬州,中间只隔了一阆州,距离就不太远了。

    杨沅此来蓬州的公开名义是:参加蓬州学宫的落成典礼,以及欢迎新蜀学大宗师木易先生来此开坛讲学。

    在川中地区大建学宫,推行教化,这是杨沅一手推动的一桩大事。

    木易先生如今是名满天下的一位大宗师。

    所以杨沅亲自来迎接并参加活动,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当然,他此来还有一系列秘密目的。

    另外,李师师此前也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务必要在自己抵达之时赶到蓬州。

    李师师把儿子杨省交给了肥玉叶带着,随同主母鹿溪的大队人马缓缓而行。

    而她则轻车快马,先行赶来蓬州,如今也快到了。

    李师师要求,在她蓬州讲经之时,杨沅必须在,又必须不在。

    要求他必须在的原因是:她要让木易每一次公开现身讲学的地方,杨沅都在那里。

    这样,来日揭开木易大宗师的“真面目”,把这个马甲扣在杨沅头上,才无懈可击、毫无破绽。

    杨沅本来就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那么他在学术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