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可以预见的结果,拓跋厚采取了凿穿整个杨刘兵团,分而歼之的策略。

    因为不可预见的结果,拓跋厚麾下六大军司的的兵马,陷入了绝对的混乱。

    随着越来越多的马匹被劫,迅速形成的宋军骑兵追在西夏兵的屁股后面,如同附骨之疽。

    方圆五里的贸易大集,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儿位于凌度山南侧,阻挡了来自北方的风雪。

    阳光充足的时候,洒照在身上,在这寒冬腊月,甚至还会觉出几分暖意。

    这里地势平坦,还有一条河流从整个大集中间蜿蜒而过,它的尽头会汇入黄河。

    从梁州沿红水河蜿蜒而来,围绕大沙漠而建的古长城正延伸至此。

    然后从凌度山的北侧,再向沙陀方向继续延伸过去。

    从河套平原过来,要经过这里,往河西走廊而去,也要经过这里。

    这里是西夏两大城市群落的联结纽带。

    因之,这个贸易大集的规模很大。

    溃逃的西夏兵直接逃向了这里,因为这是逃往河西走廊亦或河套平原的关键路口。

    在溃逃的西夏兵后面,是同样乱烘烘的没了阵形的刘杨骑兵。

    虽然刚刚掳夺的马匹,对马匹的操控还无法如臂使指。

    虽然骑兵们之间也没有默契的配合,甚至没有什么建制和指挥系统。

    不过,对于此时此刻的敌我来说,也没甚么必要。

    因为溃逃者也是一样的状态。

    追击战打着是最快意的,因为溃逃一方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意志。

    哪怕是双方全都失去了行伍之中的攻防配合作战功能,变成了纯粹的个人战。

    无心恋战的一方也会被气势如虹的追歼一方压着打。

    人扑,马逃,铁蹄践踏。

    倒下者摔下马背时哪怕还有气儿,也会很快就被乱蹄踩死。

    一面倒的大屠杀,就像刚刚西夏军以三大王牌为“箭头”,杀入宋军阵营时一样。

    厮杀的亢奋,让追杀者只知道奋勇冲杀,斩杀,劈杀……

    身边人都在溃逃的情景,让每一个溃逃者都丧了胆魄,他们只想比别人逃的更快。

    贸易大集上的商贾们终于明白,西夏败了。

    幸亏他们搭了帐篷,要存放堆积如山的货物,其中还有不少的牛羊活物,所以一排排帐篷间的道路很宽。

    于是,他们就眼睁睁的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