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酱紫色。

    站在李仁孝身侧的李仁友等三兄弟,则是一脸嘲讽地瞥着李仁孝。

    他们神色从容,甚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他们是亲王,但日子一直过的是如履薄冰。

    如今马上就要前往临安了,或许自由度不比从前,不过反而不似从前一般,头上一直悬着一口刀。

    这让他们对于临安之行并无不安,甚至还有一些期待。

    “自官家登基以来,杨某忙于政务军事,还不曾回京叙职。

    待陕西事了,杨某总要回临安觐见陛下的。

    到时候,某再与安顺公一晤啊。”

    杨沅看着李仁孝,笑吟吟地说着。

    但他的目光,却是错过了李仁孝的脸,看向了他的肩后。

    任氏和罔氏顿时杏眸一亮,露出了几分欢喜。

    人心一旦有了盼头,那精神便格外不同了。

    马蹄声起,大军开拔了。

    苍凉的号角声由远及近,次第响起。

    重炮的炮车在逐渐移动的队伍中,显得尤其醒目。

    这是杨沅的中路军,中路军分为前后三军,这是杨沅所在的中军,约一万五千人。

    杨沅接过独臂大侠陈涿光递来的水酒一饮而尽,然后一甩大氅,举步下了城头。

    队伍渐去渐远,杨沅自军中伫马回首。

    就见蓝天白云之下下,兴庆城已经渐渐模糊在了他的视线当中。

    ……

    杨沅兵分三路,从西夏入陕,仗一开始打的很顺利。

    三路大军开拔之后,就要按照既定战略行动了,彼此间很难再进行联络。

    费尽心机,损耗大量情报人员获得的消息,全都是滞后的,那也就没了不惜代价去了解的必要。

    杨沅这一路兵马的进攻所遭遇的抵抗要比攻打西夏时难的多。

    一方面,金军的战斗力的确在西夏军之上。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金军主要是守城。

    而关中地区的大城大阜都是坚城厚墙,远非西夏的城池可比。

    这种坚城要攻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里应外合,二是围城久战。

    杨沅挺进陕西,想打的就是速度战,不给金国朝廷调兵遣将的反应机会,自然不会采取围城久战策略。

    他的重炮对城池的破坏作用很大,但也不是攻克这等坚城的绝对手段。

    但这时候杨沅在秘谍系统的作用就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