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白隼”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既然“白隼”并非“白隼”,那么他交给金国的三路南下路线图,还有几分可信呢?

    这个认知,让额都心惊不已。

    随后,山东义军兵临淄州城下时,连夜奔袭,杀了青州一个回马枪。

    到了这时,额都如何还能判断不出山东义军是要从海上走。

    金人在义军纵横山东,尤其是转移至青州地带时,就已把所有出海口的民船、渔船和商船加以控制,并且水师枕戈待旦、严阵以待。

    但是,如果是大宋燕王亲自来接义军南返的话,海路于他而言,也未必就是天堑。

    大宋多年来一直通过海路向新金帝国输运物资,这件事对金国而言,已经不是秘密。

    多年下来,宋国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拥有远航能力的海上船队。

    如果燕王动用这支船队从海上来接人……

    以他的能力,是一定可以调动这样一支船队,完成这一壮举的。

    只不过,从山东出海的地方可不只一个,而从青州地带往哪个港口去都可以。

    其中北向和东向的几个港口更近,他们会走哪里?

    安丘地区发现山东义军,且义军并不恋战,突围而去,继续向高密进军的消息,传到了额都手中。

    额都这才确认,宋国船队的接应地点,必是胶州湾的即墨(青岛)。

    额都立即调动人马,拦截的、围堵的、追击的……

    他还快马通知胶州湾水师,立即出海,防范宋国海船接应。

    杨沅的计划本来是天衣无缝的。

    可他没有想到,有自己人存心想让他死,并且把他亲自深入金国境内,主持义军南下事务的消息透露给了金人。

    这还是杨沅动用了自己的船队,因此它的动向,没有被东宫派大臣事先知晓。

    否则金国更早一步获得准确消息,提前布下埋伏于胶州湾。

    杨沅此去,可就一头扎进泥潭,再也挣脱不开了。

    杨沅与辛弃疾领五千余义军将士突破安丘防线,兵进高密,将至胶州城时,前方忽然出现大批金军。

    义军察觉不对,立即收拾阵型,摆开守势,就见一片金人队伍黑压压涌来,几面大旗迎风飘扬。

    山东兵马大总管额都的大纛、胶州兵马总管的帅旗、胶水(平度)兵马统制的大旗……

    杨沅不禁攸然变色。

    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