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的“幂篱”、杨沅身上月白色的道服、茶室中淡淡的兰花香……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让星若不敢置信的结论:燕王,就是木易先生。

    木易?

    木易合起来不就是一个杨字吗?

    难怪杨沅在哪里,木易先生就在哪里,原本他们本就是同一个人。

    这个重大发现,让星若一下子呆在那里。

    杨沅本来被一个小儒生发现了他,也有些错愕。

    因为这和他一点点慢慢诱导世人把他和木易联系起来的计划有些相悖。

    可是看到面前易钗而弁的小书生一脸震惊,樱桃樊素口张得像个标准的“O”,那呆萌的样子,却让杨沅不禁失笑。

    “进来说话,把门关上。”

    “是!”

    星若迷迷糊糊地回身把门关上,重新转过身来时,依旧是一脸的不敢置信。

    她期期艾艾地道:“您……大王,就是木易先生。”

    杨沅微微眯起了眼睛,立刻警惕起来。

    “你认得我?”

    这年代可没有电视,也没有登照片的报纸,知其名者虽多,认得他的人可不多。

    星若一下子醒过神儿来,道:“是,学生……醉心蜀学,时常追随木师足迹,于各处听讲,曾经……曾经见过大王。”

    她没好意思说,她是看到了杨沅说着脏话,抡着拳头在打人,太也……有损木易半圣的清誉了。

    不过,所谓的反感,却是烟消云散了。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在旁人眼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这事儿是燕王干的,那就是粗鄙、俗气,不堪入目。

    是木易先生做的,那就是真人率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杨沅一听顿时恍然,他在蓬州时,就以公开身份前往学宫,迎接“木易”讲学了。

    只是“木易”登台时,他这位燕王不会出现在台下。

    因为真杨沅迎接戴着帷幔的“真木易”,这事儿好解释。

    如果“真木易”在台上讲学时,他大剌剌地坐在台下,那将来就不好解释了。

    那次以后,川峡几大学宫落成,木易先生前去讲第一堂公开课的时候,杨沅也经常以抚帅身份前去捧场。

    杨沅不禁笑道:“巴蜀?”

    星若毕恭毕敬地道:“是,学生前两日,才与几位同窗自巴蜀回返临安。”

    杨沅听了,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