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大红花,

    并且由县里德高望重的人题写光荣牌匾,每年过年,各地官员都要亲自去获得奖章的家中慰问,

    真正做到将士在前线戴奖章,亲人在后方享荣光,”

    崇祯滔滔不绝,从现银奖励到免赋税、安排工作、惠及子女、养老等等。

    每一项都超出了众人的认知,这哪里是勋章,简直就是一面吃喝不愁的聚宝盆。

    免赋税,就意味着可以多养活一口人,可以吃饱饭,家族开枝散叶。

    县城六户的头头,虽然不算官员,但在县城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只要别作死犯下大恶,平日里的吃喝卡要这些都不算事。

    一旦这些奖励公布了,将士们能不拼命?

    他们不拼命,家里亲人都得拿扁担打断他们的腿。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众人刚刚回过神来,崇祯的又一句话,让众人差点惊的一口气没上来,差点窒息。

    这些都不算什么,那还有什么可以奖励的?

    “陛、陛下,容臣等缓缓,这些消息实在是过于惊人,臣等承受不了呀!”

    话是这么说,但众人眼中依旧是渴望的眼神。

    崇祯笑了笑,看着工部尚书范景文:“范景文,说说讲武堂的修建问题。”

    突然提到讲武堂的事情,范景文思索了片刻:“陛下,按照构想,讲武堂选址在石景山另一侧,和火器研究院相对,

    目前主殿和各科分殿已经完成,各科的训练场地目前还在修理中,想要完全投入使用,估计要到十月中下旬。”

    “陛下的意思是将奖章和讲武堂结合在一起?”

    范景文刚汇报完,袁可立精神一震,心中想法脱口而出!

    群臣听完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待他们细想,崇祯就淡淡道:“袁爱卿大才!”

    “各个奖章的获得者,都可以进入讲武堂学习。”

    说到这里,崇祯沉思了片刻,才继续道:“年初商讨五年计划的时候,朕提过讲武堂的构想,

    主要是从大明各地找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资质良好的少年,作为预备武官培养,

    但朕西北巡视了宣府、延绥、偏关等军镇的时候,发现很多的问题,

    诸如武官整体能力不足、晋升混乱、对火器不重视、操作更是难以言诉,

    朕和袁爱卿聊过,不仅要有从基础开始培养的,还要开设针对军中将士的,朕称之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