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什么不妥吧,

    他们是剥削、压迫我们,但至少我们顺着他们有口饭吃,这没问题吧!”

    ……

    知府衙门附近的一座阁楼之上,崇祯和李若涟等人静静的看着。

    崇祯突然道:“双方各执一词,你们觉得谁说的对?”

    “陛下,臣觉得,周大人和百姓们说的都没错?但这问题出在哪里?”

    曹变蛟说完后,李若涟也轻声道:“臣倒是觉得周大人说的对,忍一时,换一个安静的未来,这买卖划算!”

    “李指挥使,奴婢倒是觉得百姓说的也没错,奴婢是穷人出身,家里都饿死了,若不是进了宫,奴婢如果没饿死,估计也和这些百姓一样,

    我们穷苦人家首先要考虑的是填饱肚子活下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两方都没错,只是站的立场不一样罢了!”

    崇祯慢悠悠道:“位置决定眼界,格局决定未来,做事有三层,从高到低分别是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乍一听是不是都差不多?其实不然,

    做正确的事是决策,是最高层的人要做的,正确的做事是中间要做的,把事情做正确是最基层的人做的,

    朕给你们举个例子,朕是大明的帝王,朕要做的事情首先是以的大明的长治久安为目标,

    就以这次苏州府的事情来说,朕要清理江南,让江南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朕的决心,

    周廷儒要做的就是把朕的这个想法给转化成具体的、可行的、可控的方法,诸如他前几天提的那些应对条陈,

    而下面的人,诸如知府衙门的六房等就是执行人员,负责把周廷儒的方法给彻底的执行开来,这才是一整套的。

    三者缺一不可,决策就是目标,目标都不对,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完成,

    决策是好的,但无法转化成具体方法,那就是夸夸其谈,

    方法做好了,但下面的人执行不彻底,方法再好也无用。

    朕做完决策后要的是结果,最下面的人要的是过程,中间的人要两者都兼顾,他们要做总结、优化、形成标准!

    做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做出两全其美的方法,如果做不出,那就只能找利益最大的方法。

    朕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众人沉默,但眼中若有所思,皇帝这番话让他们有很大的触动。

    尤其是李若涟,掌控着锦衣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