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五百万石,这对财政压力太大了。”

    毕自严也出声了,眼中满是苦笑之色。

    崇祯摆了摆手,轻声问道:“两位爱卿,既然胥吏、役人俸禄如此低,为何会有人走后门,花银子也要得到一个位置呢?”

    不待两人出声,崇祯继续道:“因为,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他们是代表这大明朝廷在执行政令,那就是必须要受到大明官府的监督,否则官员做的再好、再清廉又能如何?

    即便官员能约束的了他们一时,能约束他们一世吗?

    俸禄六斗,也只能一人饱腹,拖家带口的怎么办?他们还有心思去执行政令吗?长久以往,还有人去当胥吏吗?

    没有胥吏,那是不是得增加官员,到时候支出的更多。”

    “臣等愚笨,只顾眼前,请陛下恕罪!”

    皇帝的解释让两人瞬间茅塞顿开,不是他们没有想到,只是惯性思维束缚了他们。

    他们也知道,之所以那么多人走后门想得到一个胥吏的职位,因为胥吏才是接触底层的人,搞钱的手段多的很。

    诸如刑房,有人犯事,想要在牢里舒服些得送礼吧,亲人探监得送礼吧等等,不送就让见,能见一刻钟的,现在让你见半刻钟,甚至更少。

    只有将官员、胥吏一起监督了,吏治才能清明。

    “除了吏治,胥吏这一块朕还有其他考虑。”

    崇祯淡淡的说了一句,让众人心中一惊,皇帝可从来都是有的放矢的。

    不待他们细想,崇祯继续道:“胥吏等俸禄的发放,致使国库压力大增,这点朕自然知晓,

    但朕以为问题不大,朕在曲阜对百姓们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毕自严等四人愣了一下,袁可立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句话不止在曲阜说过,在西安的时候陛下也说过,他似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看着四人的神色,崇祯知晓袁可立猜到了自己的用意,当即轻声道:“袁爱卿,你给几位解释一下。”

    “是,陛下!”

    袁可立回应后,看着孙承宗三人:“三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前提是自己手上有地,地从哪里来,一是自己手上的地,二是朝廷的还地于民,

    削藩、查抄官员与士绅富商等,朝廷已经掌控了大约一百二十余万顷地,占据了大明起一成半,

    随着还地于民的推广,那些士绅富商手上的地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