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的杀敌数量至少会减少一半,而赵光瑞等四部的伤亡数量也会增加一到两成之多。

    看着众将脸上的欢呼雀跃和兴奋的表情,洪承畴淡淡道:“很开心吗?”

    简单的一句话,如同数九寒天的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让他们瞬间凝固。

    “琵琶湖的围杀之战我们以两千五百人的代价歼灭敌人六十万人,敌我战损两百四十比一,这个战损放眼整个华夏战争史也是耀眼的存在。

    但本将却是有些担忧的。

    此战我们取得如此胜利,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扶桑正规精锐不多,总的算下来,不足全军一成,哪怕是这里面有十几万的武士和剑客。

    一对一、十对十,正规精锐可能不是武士的对手,但一旦人数过百过千,武士们绝对不是正规精锐的对手。

    这一点从九州岛的飞雷炮阵之后的截杀就能看出来了。

    其次,我们的军需装备碾压扶桑,他们可以说几近于无。

    不说火器了,他们连军中制式的刀枪都没法达到人手一把。

    他们都是什么?锄头、扁担、菜刀等等,如果他们人手一把刀枪,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战损会增加三四倍以上。

    如果说扶桑也有大量的火器,我们的伤亡会怎么样?

    第三,我们几乎可以算是守方,自古以来,敌我攻守双方战损比例都极大,尤其是作为守方的我们拥有绝对优势的火器的情况下,敌人伤亡更大。

    第四,士气的问题,扶桑因为粮草被焚以及看到了我们巨大威力的火器,让他们士气下降到了极点,而我军士气如鸿。

    本将粗略讲这四点,诸位还沾沾自喜吗?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以死伤两千人的代价歼灭高句丽四万余人,敌我战损两百比一,

    唐将李勣大战薛延陀,几千人迎击十余万,以自身数十人伤亡,击溃敌人,敌我战损比更是夸张。

    与他们相比,我们可以算是失败了。”

    众人被洪承畴这么一分析,刚刚的自喜和兴奋瞬间消失无影无踪了,甚至脸上有些羞愧。

    对于众将脸上的表情,洪承畴暗自点了点头:“本将不是故意泼你们的冷水,而是客观事实的让他们认清楚此战到底是怎么胜利的。

    这种大规模作战的、尤其是我们火器占据绝对优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论火器威力和种类,本将有理由相信我大明绝对是世界第一的,以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