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八十里长,哪里不能横渡,可对方为什么会将大军集结在这里,与我们隔海相望?”

    众人眉头了起来,其中一人道:“大明下达过各大势力片木不得入海的禁令,柔佛海峡是不算宽,能横渡的地方的确多,但在禁令之下我们也只能游过去。

    游五六百米然后再穿过两三百米的滩涂地,体力还剩多少?

    高处的瞭望塔和千里镜的配合,两三里范围内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一名正规军士能镇守百米宽度的海峡,对方能轻易的将我们射杀。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都在不断试探,消耗对方军需的原因所在了。”

    “是呀,有天险可守,为什么要守城?”

    “你们说的的确有道理,但这不是全部。”

    阿都拉马雅沙摇了摇头:“我们的目的是消耗他们的军需,最大程度的保存自身实力,所以才会一直在试探性进攻。

    这一点对方是看出来了,于是来了个将计就计,目的就是在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是为了什么?因为只要消息传回他们本土或者非洲、天竺,他们留在那边的军队就能过来支援,不说多了,来个五千人手持火神枪,我们就只有溃败的一条路。

    甭说大明的商队和随行的水师,茫茫大海,想要撞上的可能性也不大,万一对方的援军刚好避开了大明的商队和水师,他们拖延时间的目的就达到了。”

    众人听着阿都拉马雅沙的分析,脸色顿时就难看了起来。

    按照阿都拉马雅沙的分析,那他们的确有再次溃败和重新镇压的可能。

    至于大明则是继续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再插手,这样无论是收拾西班牙的援军还是镇压柔佛诸苏丹国,损失都是最小的。

    “其次,拖延时间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制造火药,火神枪只要不炸膛,只要有火药就能一直发射,看似我们在消耗他们的军需,实际上他们的军需在持续增加中。

    我们固然可以持续进攻,消耗他们的军需,但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数万大军不能一直待在这里,人数少了他们就会反向冲锋,劫掠我们的物资。

    人数多了,我们自身的军需消耗也会大增,补给的运输过程中消耗才是最大的。

    更何况持续的对峙,会影响我们的农耕、商贸,更会影响民心。

    最重要的是,他们将军需准备齐全之后,反向冲锋,我们怎么办?伤亡依旧会达到最大。

    淡马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