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调头,灵活性差了,容易出事儿。

    速度慢了,海运遮洋船走两趟,你们才走一趟,以及港口能不能满足如此大的持水量,需不要中转,这都会耗时间。

    我粗略算一下,海运遮洋船走五次,你们走才走两次,再出去增加的人手等等,所以单按运载量来算,利润大约是以前的六倍。”

    “六倍不少了!”

    “六倍已经很高了,关键是安全。”

    “只要人在、船在,财富还能赚,船毁人亡走再快也没用,可以的!”

    ……

    “别高兴太早!”

    王徵轻叹了口气:“我刚刚说的只是一艘船的对比,但购买一艘大船的价格可能是海运遮洋船的三五倍、甚至十倍,一是柚木少、二是制造困难。

    买一艘大船可以买五艘海运遮洋船,如果这么算的话,最终利润可能只有两倍、甚至一样,你们还开心吗?商人们还会买账吗?”

    众人面面相觑,眉头也皱了起来。

    海运遮洋船小吗?也不算小,二十五米长,近海肯定是够用了。

    即便是远洋也是可以的,前提是沿着海岸线走,横跨大洋没有个几十艘一起也是容易出事儿的。

    一旦走散了,迷失了方向,没有煤炭补给倒也没事儿,风力也行,可粮食、淡水呢?

    优点是速度快、灵活性高、购买成本低,即便是毁坏了一艘,再买一艘就是了,还是损失的起的。

    大船胜在安全、稳定性,横跨大洋,即便是遇见一些大风浪也能扛过去,哪怕是迷失方向,这种大船上的粮食等等,坚持几个月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但一旦出问题沉没了,那问题就大了。

    船贵是贵了点,也能咬咬牙再买一艘,可船上的货物那是一笔庞大的银子,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倾家荡产。

    两者之间,该怎样取舍,真的很难。

    好一会儿后,席端攀出声了:“王院长,我是商人,如果在大船和小船之间做选择,我会选择大船,理由就一个,安全,一个安全胜过所有。”

    “我和席顾问是同样的选择,但我与席先生的理由不一样,大船到东非一带的确不太合适,至少在净利上达不到既有的期望。

    但到西非、欧洲呢?航线越远,所收获的利润也越高,这是小船去不了的,东非一带选小船,西非、欧洲、北美选大船。”

    “杨司首的想法是对的,这个得看航线,不过我觉得一个商队最好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