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朕正名。

    慈禧莫名其妙的把他软禁在瀛台,他是有冤无处伸。

    他都已经明确告诉了慈禧,自己对政变完全不知情。

    可无奈慈禧不相信他,非得认为政变是他指使康有为干的。

    他简直是欲哭无泪,都快恨死康有为了,害得他被软禁起来,失去了自由。

    那场政变完全就是康有为擅自做主策划的,他是一点都不知情,完全被蒙在鼓里。

    他要是知道康有为会围园杀后,肯定会阻止康有为行此大逆不道的谋逆之举。

    他虽然对慈禧又敬又怕,但从未想过发动政变除掉慈禧。

    毕竟不管是从法理上来说,还是从养育之恩上来说,慈禧对他有大恩大德。

    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干出这等离经叛道的罪行,别说是自己,全天下人都不可能饶恕自己。

    “纵观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清政府对待西方的态度是既惧之制度,又厌之文化。”

    “实行的是有距离的接触政策,只涉及器物不学习制度,只知皮毛不知根本。”

    “这与日本当时实行明治维新,主动追随融入西方的脱亚入欧战略迥然不同。”

    “改革层次不同,导致中日两国的发展速度和最终效果差异巨大。”

    “既然洋务运动不行,日本的明治维新可行。”

    “那很自然的,当甲午战争结束后,上到慈禧光绪,下到贩夫走卒,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清还得改革,就照着日本改,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不然就只能亡国。”

    “于是到了1898年,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清政府便开始了戊戌变法。”

    “现在一说戊戌变法,我们后世人往往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慈禧太后代表着贪恋权力的老顽固,是扼杀变法、杀戮维新派人士的老妖婆。”

    “光绪皇帝是一位发愤图强的有为君主,但却有名无权,什么都说了不算,倒霉蛋一个。”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则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可戊戌变法的历史真相并非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戊戌政变就是一起乌龙所引发的惨剧。”

    慈禧:我是支持皇上变法的,可奈何皇上不争气,我只能出来稳定局势。

    说她贪恋权力,她无可辩驳。

    可要说她反对变法,还大骂她是老妖婆,她是完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