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要刘伯温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伯温相当的心寒。”

    “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

    “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伯温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刘琏和刘璟交代后事。”

    “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病逝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追赠刘伯温为太师,赐予谥号文成。”

    “明世宗嘉靖十年,通过刑部郎中建议和大臣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刘伯温所设计帷幄中策划的奇谋、夺取中原的大计,功勋之大,理应配享在高皇帝的神庙里。”

    “后来嘉靖亲自下诏书同意了这件事,并让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应承袭伯爵爵位。”

    朱元璋:伯温不愧是咱的子房,能够预料到咱在诛杀胡惟庸之后询问他的临终遗言。

    刘伯温病逝后,其大儿子刘琏立刻马不停蹄的将一本天文书呈上来。

    他询问后得知这是刘伯温生前的安排,并且知道了刘家子孙从此以后不会学习这门学问。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如今天下已经太平,他也不再希望有人学习这本天文书。

    后来胡惟庸被诛杀,他突然想起刘伯温可能会有临终遗言,询问刘琏果真如此。

    刘伯温在临终之前,留下了如何治理天下的遗言。

    想要天下安定,永保太平,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

    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

    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

    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

    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老百姓容易懂也容易遵守。

    便可以避免百姓动辄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朝廷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

    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大明朝永世太平。

    要是原先的历史轨迹,他必须确保大明江山顺利传承,肯定不会采纳刘伯温的临终遗言。

    但现在既然标儿可以顺利继承皇位,那他就可以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