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错是非,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的。”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
“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
“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
“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
“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庄子大概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绕,又举例子说。”
“人睡在潮湿的地上会得风湿病,但泥鳅就不会。”
“人爬到树上就会胆战心惊,而猿猴在树上则行走自如。”
“所以,所谓的是非、善恶、美丑都是一样的。”
“你又何必为成功而发狂,为失败而抓狂。”
“又何必纠缠于是非成败,而争短论长。”
“齐生死是什么?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与生也是以对方为依存的。”
“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生与死之间就像一条没有阻隔的大道,他们并没有起点或者终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生于世间并不会更加欢喜,离开世间也不会觉得是祸患。”
“而在《庄子》中记载说,庄子的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
“而庄子这么做并不是无情,这来源于他对齐生死的认知。”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是一个归于大道的过程。”
“历史上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算是长寿之人。”
“但是与活了几千年的大树相比,却是短寿。”
“相比于朝生暮死的虫子而言,而夭折的孩子却算是长寿了。”
“长寿短寿是相对的,生存与死亡也是相对的。”
“活着的时候安时顺命,死了的时候淡然待之。”
“人生若能不悦生不恶死,将生死置之度外,自然也就没有了生与死的烦恼。”
“这样才是方外之人,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齐物我是什么?正确处理好物质世界与我的关系,关系到人如何安身立命。”
“让庄子感到悲凉的是,人总是被物奴役,而不能驾驭物,这是人生不自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
“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
“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
“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
“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庄子大概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绕,又举例子说。”
“人睡在潮湿的地上会得风湿病,但泥鳅就不会。”
“人爬到树上就会胆战心惊,而猿猴在树上则行走自如。”
“所以,所谓的是非、善恶、美丑都是一样的。”
“你又何必为成功而发狂,为失败而抓狂。”
“又何必纠缠于是非成败,而争短论长。”
“齐生死是什么?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与生也是以对方为依存的。”
“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生与死之间就像一条没有阻隔的大道,他们并没有起点或者终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生于世间并不会更加欢喜,离开世间也不会觉得是祸患。”
“而在《庄子》中记载说,庄子的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
“而庄子这么做并不是无情,这来源于他对齐生死的认知。”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是一个归于大道的过程。”
“历史上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算是长寿之人。”
“但是与活了几千年的大树相比,却是短寿。”
“相比于朝生暮死的虫子而言,而夭折的孩子却算是长寿了。”
“长寿短寿是相对的,生存与死亡也是相对的。”
“活着的时候安时顺命,死了的时候淡然待之。”
“人生若能不悦生不恶死,将生死置之度外,自然也就没有了生与死的烦恼。”
“这样才是方外之人,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齐物我是什么?正确处理好物质世界与我的关系,关系到人如何安身立命。”
“让庄子感到悲凉的是,人总是被物奴役,而不能驾驭物,这是人生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