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成名时,周邦彦已经六十多岁了。

    但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就一树梨花压海棠,当场焕发了第二春。

    尽兴之后,便提笔填了一首《玉团儿》送给李师师。

    此后,周邦彦与李师师交往甚密。

    这一老一少,简直成了忘年之交。

    周邦彦晚年长期住在李师师的金线巷,与李师师同吃同住,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一天晚上,周邦彦与李师师相谈正欢。

    突然,丫环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通报皇帝来了。

    周邦彦闻听此事,大惊失色,生怕被皇帝抓个现行晚节不保。

    李师师虽然也有点慌,但头脑还是很冷静,当即指示周邦彦钻到床底下躲着。

    周邦彦刚钻进床下,宋徽宗就进来了,还拿着几个江南进贡的新橙。

    李师师为了不让宋徽宗皇帝起疑,脸露娇羞之色,使出浑身解数把宋徽宗服侍得开怀大笑。

    当夜,宋徽宗在金线巷和李师师温存缠绵了很久。

    直到三更时分,宋徽宗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可把床下的周邦彦给憋坏了。

    不过,周邦彦这一宿也算没白躲。

    从床底下爬出来的周邦彦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一首《少年游》。

    李师师读了这首词,大为喜欢,当即谱曲弹唱。

    此歌温柔秀美,很快就风靡一时,成了东京城最流行的歌曲。

    这首词就传到了宋徽宗耳朵里,很快便觉出其中的隐情。

    醋意大发之下,便把周邦彦贬出了东京城。

    这下李师师可不干了,整天愁眉泪睫,憔悴可掬。

    宋徽宗半是怜惜李师师,半是欣赏周邦彦的才华。

    于是又把周邦彦召回京城,还加以提拔重用。

    “隔了几日,宋徽宗造访杏花楼,李师师一时兴起将这首《少年游》唱与宋徽宗听。”

    “宋徽宗立刻意识到自己造访那一日还有人留在房中,他不舍得发难已经愧悔交加的李师师。”

    “第二日上朝以税额不足为由,命丞相蔡京罢黜了周邦彦的官职,将他逐出京师。”

    “拔除了周邦彦这个情敌,宋徽宗气定神闲地前往杏花楼看望李师师。”

    “却不想等到近更时分还不见李师师回来,直到初更才乘着夜色归来。”

    “已经等到不耐烦的宋徽宗,一见李师师多有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