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子弟为妾。”

    “然而,郑家终究不是卞玉京的最终归宿。”

    “她在郑家过得并不如意,多次受到郑建德正房妻子的责难。”

    “无奈之下,卞玉京将侍女进奉给郑建德后,自己却从郑家逃了出来。”

    “当时,正值崇祯末年清军南下的年月,到处兵荒马乱。”

    “卞玉京身为一介女流,要想独善其身,何其之难。”

    “为了保全自己,她只好改头换面,穿上道袍道冠,扮成道姑,沦落天涯。”

    “新旧朝更迭的动乱年代,卞玉京和吴梅村好几年都不再相见。”

    “只是在卞玉京心中,吴梅村依然是她不能忘怀的牵挂。”

    “顺治七年,吴梅村到诗人钱谦益和柳如是家中做客,钱谦益夫妇摆酒相待。”

    “三人席间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说起卞玉京。”

    “吴梅村从钱氏夫妇口中得知,卞玉京也正好在附近亲戚家度假。”

    “而钱氏夫妇也知道两人那段令人惋惜的过往,有意让二人重逢,于是便邀请了卞玉京一同过来聚聚。”

    李香君:多少一见钟情,后来都是同一个结局。

    一次吴继晓要赴成都任职,他的弟弟吴梅村要为他践行。

    为增加席间气氛特邀请美女作陪,卞玉京就在应邀之列,一班人吃饱喝足自然聊起诗词。

    酒过三巡卞玉京自告奋勇第一个吟诗,高水平的应景诗让满座宾客齐声喝彩。

    听惯赞美的卞玉京并没多少惊喜,倒是这个吴梅村让她来了兴致。

    因为他是当朝的著名大诗人,见他并没有像众人那样激情捧场,而是在仔细端详于她。

    不知这位大文人是被美人的文采所折服,还是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总归一副痴呆像。

    其实吴大诗人对卞玉京的才气早有耳闻,只是无缘相见。

    直到宴会上才见识到卞玉京的文采过人,自古英雄爱美人,大文人也不例外。

    见大文人如此在意自己,卞玉京也是高兴十分。

    因为对吴梅村的人品和才气也是仰慕已久,得缘相见,自是兴奋。

    两人相互吸引,各自赞叹,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卞玉京当即使出泼辣性格,直截了当地问吴梅村是否有意。

    一个姑娘家口出此言,真的让吴梅村措手不及,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

    得亏肚里墨水多,急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