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老去。

    岁暮已至新春马上就要到来,到时整个世界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两句其实有着一层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说明诗人极为顽强,即使是隐居也依旧坚持自我。

    尾联则是再一次抒发内心的苦闷,心里思绪万千,让我非常的伤感。

    以至于难以入睡,松树的影子在月色下,照映在窗户上一片空寂。

    孟浩然的苦闷在这首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明明很有才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又是处处不如意。

    那种情感上的失落,让他一度伤感,陷入了悲痛之中。

    但是隐居之后,又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只是有的时候偶尔想起过往,看到眼前的景色,又会陷入悲痛。

    那种复杂的心情,让诗人感慨万千。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写了一首《书怀贻京邑同好》,他慨叹自己在三十而立的年纪却仍未能够成功步入仕途,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年少时期十分喜爱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因此他也在诗中表露过与陶渊明一样因不想再守固穷,所以表达出了他想要步入仕途结束归隐的思想。”

    “孟浩然曾经写诗说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这句诗直接表达了他骨子中所含有儒家思想,那种只有在政治清明时期才应该出来为国效力做官的意识。”

    “可见此时号称退隐鹿门山的孟浩然已经萌生了要出山入仕的心思,并且后来直接付诸行动,再次踏上了求仕之路。”

    “公元727年,孟浩然为了完成自己入朝为官的抱负,三十八岁的孟浩然首次踏上长安的土地参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没想到此时的他早已经没有了当年年少时期的那种一气呵成的才气,导致这次科举考试他并没有上榜,自然也没有登科入仕。”

    “但是此次长安之行却让他结识了许多久负盛名的大诗人,尤其是在长安做官的大诗人王维。”

    “王维与孟浩然一见如故,不仅热情地为孟浩然画像,还在外界积极地宣传孟浩然的诗作。”

    “为孟浩然日后能够步入仕途积攒名气,补充人脉。”

    “孟浩然也因此开始在人才辈出的长安城中变得小有名气,就连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都成为了孟浩然的好友。”

    “孟浩然能够在历史上以一位伟大的诗人名留青史,而且当时的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