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黑暗,人心的凉薄,难道李贺不知吗?他当然知道。”

    “可贵的是,尽管知道生之艰难,世之险恶,仍然怀着一腔孤勇和无畏。”

    “临到终了,李贺仍然拥有男儿何不带吴钩的热血和倔强。”

    “即便是在生命尽头的那几年,身负重病的李贺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辞官后,他入了昭义军节度使军中做幕僚,帮忙处理公文。”

    “元和十一年,李贺走投无路回到家中,不久后病故。”

    “那一年,他27岁。”

    “李贺的一生,伴随着坎坷与失意,却仍坚持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贺是倔强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他重创。”

    “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执拗地活着,心中理想不曾动摇分毫。”

    “如今,昔人已乘黄鹤去,而他所留下的诗,则替他延续了上千年的生命。”

    “这一份倔强如一团熊熊烈火,在他有限的27载生命里,点燃了他的人生,鲜活了他的诗句,时至今日仍无法泯灭。”

    “或许有时候,区别只在于那一份咬牙坚持的倔强。”

    “也正是这份倔强,让生命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欧阳修:李贺天赋异禀,一生却贫困潦倒、英年早逝。

    李贺出生在落魄的贵族家庭,远祖是唐朝李渊的叔父。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

    这样的亲戚社交规则,自然让李贺和皇家疏远。

    即便如此,李贺还是打着皇家的招牌,到处去混日子。

    但是谁会认可他的身份呢?不过看他笑话而已。

    看了各种脸色、白眼,他不得不承认,状况堪忧。

    如何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而不是靠攀龙附凤。

    每天都逼着自己写诗句,遇到好的思路,就写下来,放到一个布袋里。

    在家把布袋整理一番,对诗句进行加工,反复磨砺自己。

    坚持学习多年后,他去了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得到大臣韩愈的欣赏。

    穷苦的人,要是攀亲戚,找贵人,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你自己没有值得被帮助的地方,也就是没有什么价值。

    李贺前脚进入进士考场,后脚还在门外的时候,有人就向朝廷反应。

    一个人,要是中了进士,就冲撞了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