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白斯文说自己有“骑士头衔”,萨蒂亚德拉纳特.泰戈尔脸上就闪过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但很快就又换上了假笑。

    白斯文和这位泰戈尔还是一块儿上了马车,而其他的印度人就没资格进车厢了——他们是“挂票”,都挂在车厢外面.很显然,这个泰戈尔还是高看了白斯文一眼的,把他和自己摆在了都有资格坐车厢的位子上。

    就这样,两辆马车就一前一后,在脏乱差的加尔各答大街上飞驰了起来。马车驶过一片贫民区,车速也慢了下来,摩尔看见一个老妇人正在竹棚前煮饭。她用的陶罐已经裂了一道缝,火堆冒着呛人的青烟。老妇人的手腕细得像枯枝,显然长期营养不良,在她身后,几个光屁股的孩子正在争夺半个腐烂的芒果。

    “这些人都是贱民”布莱克漫不经心地说,“在他们的印度同胞眼中属于不可接触者.”他似乎看出摩尔和弗里德里希有些同情这些贱民,摇了摇头道:“不需要去同情他们,这不值得!”

    “不值得?为什么?”摩尔道。

    布莱克语气冰冷地说:“因为他们根本不自救!”

    当转过一处街角后,景象就骤然一变。一座庞大的,由白色花岗岩修起来的西式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前整齐排列着修剪成球形的植物。穿猩红外套的印度卫兵持枪而立,铜纽扣擦得锃亮——加尔各答的印度总督府到了。

    总督府的铁门缓缓打开时,二十名锡克卫兵同时举枪致敬。他们每个人都戴着红色头巾,远远一看有点像早些时候的太平军,但走近一看,就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

    坎宁勋爵站在希腊式廊柱下等候,胸前挂着刚刚得到的印度之星勋章。这位印度总督的白发梳得一丝不苟,但摩尔注意到他的眼皮浮肿,嘴角有两道深深的皱纹。

    “欢迎来到加尔各答,先生们。”坎宁的声音有些沙哑和疲惫,看来杀害印度人的工作还是挺辛苦的,“希望你们已经适应了印度的气候。”

    宴会厅里,长桌上摆着纯银餐具,每个座位前都放着几种不同的酒杯,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酒。餐叉的数量也很多,从吃牡蛎的到吃甜点的,一应俱全。

    “这位是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先生。”坎宁向众人介绍道,“太平天国的特使,这位是”

    “摩尔,弗里德里希,斯文森.”纳撒尼尔笑道,“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我们居然在印度碰上了!”

    坎宁道:“原来你们认识啊!”他又道,“现在摩尔先生是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