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不满之处,亦不可直言陈述,等朝会过后,再寻九卿光禄勋禀告便是。”

    “太祝丞放心,我等必谨言慎行。”

    在太常寺官吏的教导下,众人很快熟悉了基础礼仪。

    再多的就不用了,反正他们只是走个过场,并不会长留宫中。

    等他们换上御赐绣虎袍、犀皮靴、武弁冠,准备前往皇宫时,一众落选者纷纷怀着复杂的心情送上祝福。

    在这种特殊时刻,周元这个榜魁被推了出来,代入选者们向落选之人回礼祝言。

    “众兄弟稍息,我等先行一步,前路漫漫、或有血战之险,望众兄弟早日支援,与我等并肩作战。”

    “诸君先行,我等必迎头追赶,不使你等独战沙场。”

    “如此便说定了,且容我等先行入阵,扬我大魏武威。”

    “我等恭祝将军,武运昌隆。”

    踏出演武宫,禁军士卒持械警戒,十八架双马战车悬武威旗,静待将军驾驭。

    哒哒哒,整齐的马蹄声响起,只不过这次没了鼓角武祝,只有一群失意者的眺望。

    那日自将官会馆驶出的58架战车,现在仅剩了18架,不少还换了人乘坐。

    此景很像大魏武者的命运,盛气出征、凯歌少音,武功不全、新旧交替。

    “新元功成、入宫觐见。”

    由于严肃的灵试阶段已去,便无士卒封道限行了。

    开路的禁军士卒手持铜锣,每到一个路口便敲击一下,提醒附近的居民让行,也让他们看看新元武者的风采。

    此举吸引了很多京城百姓尾随,有大胆者甚至敢向车队抛香囊锦帕。

    “那便是靖安周元吗,竟如此年轻,好儿郎当是如此。”

    “靖安周元能成榜魁简直太好了,咱大魏武德通畅,升斗小民也能登顶啦。”

    “百姓人家竟也能出豪杰,这魏国到底是勋贵世家衰弱,还是武备国力大涨,致使民间百姓也能分润灵武之贵。”

    围观的京城百姓之中,有不少邻国暗探。

    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与百姓不同,百姓看到的是军中有公,暗探看到的是大魏国力上升。

    “再看看吧,魏国内部稳定、尚武入髓,素来求战心切。

    若其国力还在上涨,当暂避锋芒、怀柔建交。”

    “百姓良家功成榜魁的消息不能传回我大楚,否则地方豪强之民,当滋生妄念。”

    周元这边还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